第712章 武卒 武卒!魏舒方阵!
木槿白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2章 武卒 武卒!魏舒方阵!,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木槿白衣,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哈哈哈,赵公明,无谋匹夫!看来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了!”
朱温带着葛从周等人利用地形优势,从四面八方涌向横州军,将赵公明等人彻底包围。
就在烛九阴与赵公明等人激战正酣,姜小白麾下的世家联军与黄巾军从四面八方涌来,眼看就要将横州军彻底吞噬之时,一直默默跟随在赵公明身旁的八百军卒,却仿佛沉睡的猛虎猛然苏醒,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气势。
这八百军卒,个个身披重甲,甲胄上雕刻着狰狞的兽纹,闪烁着寒光,仿佛能吞噬一切敌人的锋芒。
手持硬弓,腰挂长剑,肩扛长戈或铁戟,每一人都如同一座移动的小型堡垒,既能远程射击,又能近战搏杀,灵活多变,战斗力惊人。
赫然是这段时间以来,吴起精心训练的特殊军队——武卒!
魏武卒这支历史上吴起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重装步兵,再次在天武大陆上重建起来!
昔日的历史当中,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三十年来,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使魏武卒名动天下。
而魏武卒鼎盛时期达到五万之多,并且魏武卒这支军队也是当时军队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
这八百武卒还是吴起觉得赵公明等人化整为零,深入敌后搞事情,带到兵力宜精不宜多才勉强拨了一些武卒给他们。
“将军快走,我等为将军殿后!”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吼响起,八百武卒仿佛一人一般,整齐划一地迈出步伐,瞬间结成了一个威力强悍的阵法——“魏舒方阵”。
魏舒方阵的总体由五个互相掩护的大方阵组成,,互为犄角,相互掩护。
《左传》称为“五阵”,但其中最前边的一个方阵(前拒)是为了诱敌而设,所以它的本体实际只是四个方阵,按前、后、左、右配置,中间是空的。
此阵由五个大方阵组成前拒之阵,犹如诱饵,吸引敌人注意,而其余四个方阵则按照前、后、左、右的方位排布,中间留有空地,既便于机动,又能在关键时刻形成合围之势。
这种阵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在狭窄或复杂的地形上迅速由行军状态转变为作战状态。
这种“五阵”可以在狭窄地形上直接由行军队形展开为作战队形,减少了冗长的布阵时间,自然是很优越的。
《左传》总结此次战斗胜利的原因是“崇卒也”。
所以,魏舒方阵的出现是春秋军事史上的大事,是也是春秋时期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划时代的标帜。
此刻,这八百武卒便如同一块坚不可摧的磐石,矗立在赵公明等人身后。
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等人,如潮水般涌来的黄巾军,他们没有丝毫畏惧,反而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
随着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号角声响起,诸多武卒们迅速行动起来,按照“魏舒方阵”的布置,有条不紊地展开阵型。
前拒之阵率先迎敌,数十名武卒挺戈而立,如同铜墙铁壁,阻挡着黄巾军的冲锋。
他们时而放箭,时而挥戈,将黄巾军的攻势一一化解。
而背后的四个方阵,则根据战况灵活调整,时而支援前阵,时而侧击敌军,使得整个阵型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运转自如,无懈可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