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2章 民心惧曹,鹅的三国,中更,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渭南驰道上,捷报急递狂奔。
来新丰找朋友的杜畿拉着驽马缰绳,扭头望着二十几步外御道正中疾驰的信使与副骑,不由想起了去年沿着驰道往来狂奔的大司马与太史文恭将军。
现在想起来,杜畿感慨不已。
心中多少滋生一些失落情绪,但也觉得大司马对自己是很有诚意的。
总觉得那个留守长史崔州平很快就会完蛋,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
可崔州平完蛋后,谁合适接替呢?
反正自己不是很想,天下形势多变的根由就在于摸不清大司马的底线。
崔州平或许只是试探底线的一颗石子,这或许也是崔州平自己乐于接受的一种命运。
反正自己杜家比不得关东大姓、冠族家大业大,真没必要去试探什么底线。
如果机会摆在面前,一定要拒绝。
默默告诫自己,杜畿不由想到了苏则。
苏则始终都没追上大司马,大司马去上郡准备出塞时,苏则就去追,没追上,现在应该追到了河西。
前段时间大司马返回甘泉山,也不知道苏则有没有跟着往回来追赶。
如果往回追赶的话,大司马又返回河西,这如果再错过的话,以苏则刚强秉性,会不会恼恨羞怒的饮剑,来个痛快一了百了?
杜畿思索着,重新翻身骑上驽马。
他的目的地是新丰郊外的一处田庄,这里羁押、收治了一批太原、河东从叛豪强的亲族、家眷,其中有几家是京兆尹张时上任时带来的乡党、友人。
这些人跟着张时一起突围时被太史文恭击斩,后来家中子弟响应王凌号召从叛,家眷族人被牵连,贬为奴隶后分配到了各处田庄。
杜畿来田庄也只是送来两袋粮食,没有这些粮食,这些奴隶也饿不死。
只是这些粮食代表他个人的态度,能让分管田庄的田吏高抬贵手。
对于这些二郡从叛大姓、豪强的家眷族人,各处田吏敢下死手折磨的没几个人。
正所谓物伤其类,关中士人与士人出身的官吏会本能的为这些奴隶提供一些小方便。
再是奴隶,这些人,哪怕女眷也掌握着各种经营、持家技能,平均来说,女眷文化水平比田吏高。
当杜畿来到田庄时,就见与张时有关联的五家奴隶正围在一起增修土屋茅草。
十几個孩童也在帮忙递送茅草,只有三个幼童在草堆边上玩耍。
其中一个女童三岁模样,静静坐在石块上,安静模样惹的杜畿侧目多看了几眼。
这里的田吏已快步迎上来:“杜先生,今日来的不巧,我们百户已督兵赴战去了东边弘农。”
“这也无妨。”
杜畿也回礼,笑着说:“承蒙大司马洪福,今年杜陵夏秋丰收,想着照料友人家眷,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这……百户不在,小吏岂敢做主?”
田吏为难,他只是斗食小吏,又没有军功在身,出身只是因为他种地种的好,被推举成了田吏。
有劝农、改良种田技艺的职责,也兼职管理这处田庄的奴隶。
青壮都已抽走在别处集中干重体力工作,田庄的管理工作并不算劳累。
毕竟是奴隶,身份贬的太低了,这些士人、豪强出身的奴隶反而更加顺从,有工作积极性。
大司马对外战争胜利越多,这类士人贬斥的奴隶积极性越高。
田吏说着见杜畿收敛笑容,立刻又说:“大司马说过,百姓法无禁止皆可行,杜先生是民,幕府、郡县、百户所上面也没有禁止百姓赠粮给奴隶的公文,小吏看来这自然是可以的。”
“那就有劳足下代我向各家分粮,一袋分给故旧五家,一袋分给田庄余下各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