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9章 持续压制,鹅的三国,中更,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已经获悉蓝田大营里的事情,也听说了各郡建设小学的计划。
现在摆明了就是折腾长安士人,他是真的没有应对办法。
总不能说青华卫士也不干净,青华卫士入选时普遍十四岁、十五岁左右,十六岁都是大龄。
又是闭营训练,想犯案都难。
中部警亭,段煨正坐在炉火边阅读大司马新编的三年级数学,都是粗劣制品,准许流散出来的。
他准备雇佣一伙士人誊抄后送回西凉四郡,交给当地官吏、豪右进行誊抄。
虽然不能办理小学,先让各家子弟接触,总是没错的。
以他对张绣的了解,张绣也会鼎力支持。
或许张家酒厂的部分收益也能拿出来作为定例,用来扶持本地学业发展。
西凉四郡是目前唯一没有进行深入检地的地区,目前上到豪右,下到百姓都在积极生育。
就等着大检地后,尽可能获得田产。
就连豪右的部曲、仆僮们,也是盼望检地落实。
各地小学建好,其实也就有了检地的执行力量。
“君侯,陈国袁曜卿求访。”
属吏到门前通报,段煨当即将手里册子合拢,放到坐垫下面:“准备好茶。”
说着起身,出门去迎。
袁涣不敢甩什么脸色,哪怕段煨当场不发作,稍稍示意后,下面人自会抓着蔡氏学馆、陈留、陈国士人折腾。
只能是一副愁苦面容,跟随段煨入内,落座后就问:“段公,怎么案件突发,如此密集?”
“警亭设立之前,各馆调解纠纷,大事化小,自然没有能令曜卿先生在意的案件。”
段煨语气平和:“自警亭设立后,麾下吏士本职虽是追查奸细,但都出身小民,自不愿小民受委屈。”
袁涣长叹不已,就直接问:“难道以后就这样?”
“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自然就平靖无事了。”
段煨见属吏端来茶,就说:“这是娄氏新研制的红茶,先生快尝尝。”
袁涣从属吏手里接过茶碗,这是盖碗茶,他抓着碗托,揭开碗盖吹了吹茶汤,没有茶叶的香气,不合他胃口。
喝惯了清茶,他真不适应红茶的气味。
就放在桌案,询问:“那何时能将不法之徒抓捕干净?”
“这就要看诸位大儒的教养手段了。”
段煨端起自己的茶碗,小饮一口:“老夫也是不爱处理这类琐碎小事,但君上说治民无小事。故老夫提议,幕府将要再设一个警厅,直管各处都亭、路亭。”
大学城内的五座警亭,其本质不过是五座都亭,权限还不如都亭,毕竟不负责执行宵禁工作。
各处城邑都有宵禁,大学城是例外。
见段煨神态敷衍,袁涣就说:“段公可否行个方便,以便袁某旁听。”
“此事不难。”
段煨应下,却又说:“原本君上对大学城寄以厚望,本以为士人沐浴教化,是守法有德之辈。如今看来却是良莠不齐,老夫会提议幕府,对各馆士人进行考核,滥竽充数之辈留在这里,只会害人害己,连累清正之士。”
袁涣觉得有些道理,可大学城里素质最差的还不是各县来吃白食的少年?
按着原本的命运,这些人就没资格听讲,接触文字、课堂。
现在主动肃清,虽然会让大学城影响力衰减,但也能清净很多。
不想段煨又说:“旁听之士不在此列,不能打击求学风气。”
袁涣反问:“依段公之意,需要考核的是列入门墙的士人?”
“正是如此,不列门墙之内,乃闲散之人,今后犯法被警亭抓捕,也不妨碍各馆名誉。”
这下袁涣明白了,这是要从根本上压制他们。
各馆门墙上真的会写士人的名字,录名其上,才能算是入室。
很多士人会在多个学馆录名,进行筛选后,各馆‘合法’的门人会大减,绝大多数人旁听士人即听学受讲,却不会录名门墙。
未来出仕,自然是自由人,道德上不亏欠他们什么。
大司马准许他们来讲学,也准许其他人来旁听。
宿舍、燃料、口粮都是幕府拨发的,你不想公开讲学,离开就行了。
若是私下聚众讲解私学,就别怪未来的警亭将你们一网打尽,尽数发配工地。
哪怕现在,蔡氏学馆的产权依旧归属幕府。
(本章完)
(/51236/51236105/10100352.html)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