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初次遇见
用户3925670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9章 初次遇见,月明秋水,用户39256703,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抬头看路,也是很重要的。
这一刻,如果往东到城里去,尚有五六十里路。
而也就是在这一刻,柯晓风突然觉得有点烦躁起来。原本打算出远门散散心的,却万万没有想到,刚刚来到这驿站口,就有点茫然失措了。
人说春风和煦、阳光明媚,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此盛赞不已。此时此刻,时近正午,她是只觉得,倒是有点燥热的感觉了:就这样往东走,走上好几个时辰,或许也能够到达那城里。只是,这日头就这样当空照着。走起路来,不一会儿,多半就要额头直冒汗了。如此艰难地行走着,又有多大意思呢?这么长的路,能不能走完,也还是一回事。当然,倘若即刻返回村子里的家中,面子上也挂不住。由此看来,出门在外,也没有那么简单……
就这样想着的时候,她把自己的目光,从东边收了回来。
突然,“驭——”的一声响起,一驾马车停了下来,就停在她西侧五六尺远的地方。
原来,此前的一小段时间里,她站在驿路偏北一侧,向东张望,脑子里天马行空的时候,不知不觉之中,就快来到了驿路中间。自西而来的这驾马车,也正好赶过来了。为了慎重起见,随着那“驭”的一声,那车夫勒住马缰,让马车停了下来,以免闯出祸来。
这一瞬间,柯晓风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她只是隐隐地记得,一般情况之下,车夫喊“驾”,是催促马匹快走;而叫“驭”呢,应该就是要求马匹停下来吧?人说“隔行如隔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她对车夫与马匹之间的暗号不太熟悉,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一刻,有一点,她还是很清楚的:
自西而来的这驾马车,已经停下来了!
至于人家为什么要停下车来,她倒不是很清楚……
就在她愣神之际,一个随从模样的年轻人,先是跳下后车厢,接着就是怒容满面,快步走上前来。
“你,你怎么,”年轻人呵斥道,“你怎么挡在驿路中间?”
到了这时候,晓风这才醒悟过来,人家停车,只是因为自己挡路了。马车过不去,只有先停下来了!
“路中间?”她说着,下意识地将伸得较长的右脚向后收了收,“我,我正想着到那边去,靠右走……”
原来,当时也有着“行人靠边走,车马靠右行”的说法,至于行人是要靠左边还是靠右边走,倒是没有明确的规定。当然,在一般情况之下,在道路偏右一侧行走,还是比较顺畅的;至少,你不用目送着车马直奔眼前。晓风眼见对方斥责自己挡路,急中生智,临时就编出自己要到驿路右侧行走的话语来。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你明知本姑娘要过路,还冲那么快干什么呀?
那年轻人眼见对方要比自己小两三岁的样子,不过,说起话来,倒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甚是恼怒。不过,转念一想,如果对方还真是要过路,己方也是拿她没辙的。
“你,你挡住,”那年轻人顿了顿,这才接着说道,“你挡住蒙大人蒙学政的去路了……”
他不这样说倒还好,如此一说,倒是激起了对方心里的那股拗劲儿。
原来,在当地方言之中,“蒙”也包含着“蒙昧”“低智”“不开窍”“喝醉了”之类的意思。因此,晓风一听之下,先是皱了一下眉头,紧接着就回怼道:“蒙大人?蒙大人就能够不让老百姓走路吗?”
“这?这……”年轻人一时语塞了。
原来,他的主人“蒙大人蒙学政”,尽管也属于省级高官,只是,这“学政”,一向管理的只是教化、文教方面,而不像地方上的民政、军事主官,属于清水衙门,那威仪、权势,着实有限。再说,这一次,大体上也属于轻车出行,也没有太多十万火急的事情。换一个角度说,当地主官真要有什么紧急情况,一般会安排专人在前鸣锣开道,而且要举着“肃静”“回避”之类的牌子。在那种时候,路上行人自然是要避让一下的。而己方的此次出行,似乎也还达不到那种程度吧?
“学政?”只听晓风接过话语,“就是要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兴办文教吧?如果真是这样,自己首先就要通情达理,所谓‘正人先正己’,如果只想摆着官老爷的架子,哼,老百姓未必就会买账……”
她的这几句话语,乍一听,看似泛泛而谈,不着边际。然而,由于所说的那一切,却是符合圣经贤传的大道理,真要反驳起来,却也是不那么容易的。
“姑娘家,”那年轻人不想输了气势,支支吾吾道,“休要逞那口舌之快!要是,要是耽误了蒙大人的行程,只怕,只怕你担责不起……”
“耽误行程?什么叫作耽误行程?”晓风也不甘示弱,“你坐你的车,我走我的路,怎么能够说我耽误了你的行程?”
“如果,刚才,如果不是你刚才挡路,我们,我们这驾车,早就走出三五里路了……”那年轻人也来气了。
“年轻人,”晓风顺势用上了老气横秋的语气,“你们要停下来,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挡路?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能够挡住你们的去路……”
“你,你这是越说越有理了——”那年轻人,有点气急败坏起来。
“有理?”柯晓风慢条斯理道,“我怎么就不能有理?我,我如果没有理,这一刻,也就没必要站在这路中间,跟你们论理了……”
“姑娘贵姓?”也就在这一刻,一个陌生的声音穿了进来,“本官,本官这厢有礼了……”
柯晓风不由得心头一震:自己只顾着跟这位随从“论理”,如果这还真只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的话,倒是有点不知轻重缓急了。而且,有哪个官员会对平头百姓说“本官这厢有礼了”?是啊,人家有教养,宽容大度,我,我可不能不知好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