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五章 兄弟阋墙,罪该赐死,公子世无双,张采臣,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宫城之中似乎早有准备。

面南称朕二十四年的景祯皇帝乘龙归天之后,除五千扎营在京都正北昭胜门外的虎啸营亲军按兵不动之外,兵部左侍郎奉内廷首领太监均旨,调龙吟营、凤翔营共计一万亲军入宫,而后夺权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令五千玄武营亲军分守京畿九座外城门,非持御赐令牌而擅闯者,无论王侯将相,一概枭首。

大雨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到子时初,才渐渐有了稀疏趋势。

偌大一座京都城中,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皇室宗亲、官员、书生、百姓,俱都被响彻十九处坊市的凌乱马蹄声惊得门户紧闭,景祯一朝,纵然是初年党争为祸,前任程公以狠辣手段一夜之间传令亲军诛奸臣三十四名,令保和殿险些为之一空时,也没见过这等肃杀气氛。

奉旨入养心殿面圣的那十余位朝中重臣,还都留在宫中议事,国不可一日无君,两炷香时间里仿佛哭尽多年来心中忐忑与委屈的太子殿下如释重负,迫不及待召集首辅杨公等人前去朝天殿,连夜商议紧要大事。

捧着一碗热茶的杨之清微闭双眼,眼角处的皱纹好像舒展开一些,在离御案最近的锦凳上正襟危坐,殿中大多是经历过先帝殡天、景祯登基大礼的老臣,谁都知道,这个透着寒意的不眠之夜,要议的无非就是迫在眉睫的两件大事,其一是景祯皇帝大丧,其二就是储君继位。

这些事情,按规矩应由礼部尚书王盛怀先拿出个章程来,再由众臣商定先帝谥号等等细枝末节,最后经奉遗诏继承大统的储君加盖天子印绶,所以那位正在奋笔疾书的王老尚书显然心无旁骛,不时跟站在一旁查缺补漏的吏部天官孟春生低声交谈,其他人却得了闲,只等着太子殿下驾临。

杨之清的心绪尤为复杂,只是脸上看不出来分毫波动。

相比生不逢时而言,文人士子常常借景抒情的怀才不遇难免就显得小家子气,平心而论,只有在位的这最后一年里让人心寒齿冷的景祯皇帝,算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明君,如果是生在大周国力鼎盛的前几百年,必然能留下美名为后世称颂,兴许还能得个“圣祖”之类的庙号。

可惜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国祚绵长冠于青史的大周,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穷途末路。

出养心殿时,由一个年轻宦官谦恭撑伞的杨之清,看见了被亲军侍卫挡在养心殿之外的二皇子,那位殿下既没有蓑衣也没有纸伞,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淋得浑身湿透,仍然站在远处默默看着那座大周历代天子所居的寝宫,极为狼狈,却腰板笔挺一动不动。

天家无情。

杨之清猜测,恐怕即将登基称帝的太子殿下,此时最放心不下的应该就是他这位同父异母的手足兄弟,麾下有数万精锐骑兵的李敬威与六皇子李敬廷不同,更让新皇心怀忌惮的他,多半会很快得一个亲王封号,但不许他出京就藩,而是困在这座垂垂迟暮的京都城。

兵部尚书卫成靖抿着嘴唇,几步走到首辅大人身后,弯下腰凑在他耳边轻声道:“杨公,下官有一件事没来得及说,宁王殿下软禁江州正三品都督孙明哲,夺了兵符,声称陛下病重,要回京侍奉左右,依下官见,来者不善呐。”

杨之清霍然睁开双眼,“什么时候的事?江州如今有多少驻军?大营可有异动?”

卫成靖沉吟片刻,如实道:“江州那位孙都督是皇亲国丈,前任尚书邱大人几次想要他据实将麾下驻军数目禀报兵部,都被他不软不硬挡了回去,登记在册的有步卒七万、水师三万、骑兵两万,但孙家在江州谋划经营数十年,暗地里有瞒报的也是情理之中,下官不好估算确切数目。好在至今,兵部还未曾接到东南有变的消息,算算日子,宁王殿下若是走水路途径青州的话,左右就在这几日进京。”

蒋之冲虽近些年极少议事参政,但以他当朝一品文华阁大学士的官衔身份,有资格被天子赐座于朝天殿,此时坐在杨之清下首的锦凳上偏头看去,眼神很是深邃,平日没怎么跟他打过交道的卫成靖只好勉强一笑。

杨之清稍作思忖,皱眉道:“天子家事,自有太子殿下做决断,我等暂时不明就里,还是不要以先入为主的心思置喙,稍后卫大人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禀报给太子殿下就是,为人臣子,做事应当谨慎本分。”

卫成靖好像松了口气,应声称是,退回到户部尚书王宗厚身后,垂手肃立。

按理说,首辅杨公已经拿了调子,众人只需安静等待太子李敬辉驾临朝天殿,可蒋之冲却好像突然一反常态,起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兴致,偏身靠近杨之清,意有所指地轻声问道:“蒋某听说,杨公与司天监观星楼主陈无双颇为熟稔,不知在杨公眼里,陈无双为人怎么样?”

杨之清心下一动,不动声色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热茶刚入咽喉,就觉得身上总算生出些能抵御今年第一场秋雨的暖意,“老夫不是修士,但也知道要想修成四境殊为不易,江湖上多少人蹉跎一生都只能在三境修为止步不前,由此看来的话,陈无双能在短短一年之内有这般成就,以往京都城都错看了他,那小子是个惊才绝艳之辈。”

只说天赋,不谈为人。

明明听出了首辅大人避重就轻的意思,蒋之冲居然不打算就此止住话头,叹声道:“修行天赋超凡脱俗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好观星楼主又是另一回事,杨公啊,蒋某不是想问这些。”

杨之清眯了眯眼睛,反问道:“哦?大学士的意思,是说陈无双做不好这个观星楼主?”

蒋之冲摇摇头,哂笑一声,“杨公误会了。问这些不合时宜的事情,是因为蒋某有一个相交多年的挚友,不止一次写信来夸赞他,上次陈无双请旨赴凉州时,蒋某在保和殿上看过他几眼。不瞒杨公,蒋某早年负笈求学,曾在燕州遇见过一个胸怀经世济国之才却无意入仕的落魄书生,跟他学了几手粗浅看相的本事,依我看,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这位被称为“紫衣榆树”的大学士,最后一句话声音极轻,却让杨之清脸色大变。

一千三百余年前,还在江湖中终日游荡的太祖皇帝李向,曾写下过一首直抒胸臆的七言诗,后来起兵逐鹿,这首诗文也就随着他兵锋所指,遍传一十四州,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句,就是“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杨之清深深看了他良久,蒋之冲泰然自若,面不改色。

“大学士那位写信赞誉陈无双的故友,是何许人也?”

蒋之冲淡然轻笑,摆摆手道:“杨公若是有缘与他见面,亲自屈尊问他,他定然会诚惶诚恐,说区区贱名不值一提。恕杨某卖个关子,兴许过一阵子他会来京都一趟,到时候杨公自然就能知道他是什么人。”

为官者行事,大都讲究适可而止的分寸,听他不愿意把话说明白,杨之清也就不再追问。

礼部尚书王盛怀曾是先帝时高中状元的人物,向来以才思敏捷、有十步成诗之能享誉士林,何况景祯殡天、新皇登基的种种事宜都是他分内的职责,加上礼部孟老尚书从旁协助,不多时就草拟出一应章程,整整三张宣纸上墨迹未干,就捧在杨之清面前,请首辅大学士过目。

杨之清大略扫了一遍,见他只在三处留了空白。

一处是景祯皇帝的庙号,一处是景祯皇帝的谥号,最后一处,则是新皇登基之后的年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怎么又是天谴圈

诸葛婉君

黑龙国度

不死长河

美剧里的会计侦探

青丝回眸

不灭神魂

太上l忘情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易如意.CS

医品宗师

步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