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碳基生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双生,深夜诡事怪谈录,真碳基生物,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市立档案馆内一片静谧,唯有头顶那老旧的日光灯管发出滋滋啦啦的电流声,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一般。林晚小心翼翼地伸出手,用袖口轻轻擦拭着一本古籍封面厚厚的积灰。这本古籍名为《沪上美术年鉴·民国卷》,它已经被岁月侵蚀得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当林晚将灰尘拭去时,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这本书的索引页竟像是有生命一般,自行翻动起来,并最终稳稳地停在了第 44 页。泛黄的纸张上,一张黑白证件照映入眼帘,照片中的女子名叫陈曼卿。只见她留着一头整齐的短发,刚好垂至耳垂下方,手中握着一个调色盘,而在她身后的画架上,则蒙着一块白色的布,隐隐约约可以看出下面似乎藏着一幅画,其轮廓呈现出两个人的形状。
“这页原本可是空白的啊!”一旁的管理员惊讶地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扶正鼻梁上的老花镜,凑近仔细观察起来。接着,他抬起手指,轻轻地划过照片边缘那因受潮而生出的霉斑,继续解释道:“您瞧瞧这暗房技术,要知道在 1923 年的时候,可还没出现这样先进的工艺呢……”
就在这时,一道震耳欲聋的惊雷突然在窗外炸裂开来,响彻整个天空。与此同时,林晚头上戴着的那支翡翠发簪不知为何突然滑落下来,尖锐的簪尖直直地刺向了书页上陈曼卿的右眼。刹那间,一股蓝黑色的墨汁从伤口处缓缓渗了出来,迅速在空白处蔓延开来。渐渐地,一幅清晰的双人合影展现在眼前——陈曼卿的身旁竟然站着一位与她容貌一模一样的少女,两人的手腕紧紧系着一根红线,而她们的脚踝则被一些撕碎的画布缠绕着。
旧货市场上空笼罩着一层阴沉沉的乌云,细雨如牛毛般飘洒而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铁腥味。在这个略显冷清的地方,一个卖杂货的老头正坐在摊位前,手中拿着一只放大镜,仔细地端详着一支发簪。
“这翡翠可是有着陈家的独特记号啊!”老头那布满老年斑、如同枯树皮一般的手微微颤抖着,缓缓地指向簪尾处的暗纹,声音低沉而沙哑地说道,“想当年,陈家老爷喜得一对双胞胎的时候,特意请来手艺精湛的玉匠,精心雕琢了这么两支逆时针螺纹的发簪……”
就在这时,林晚的手机相册竟然自动生成了一张全新的照片。她惊讶地发现,昨夜自己熟睡之时,不知是谁悄悄地用这支发簪在床头刻下了一行触目惊心的字——“双生镜,替命劫”。
林晚赶紧凑近查看,只见那些木屑之中混杂着已经干涸的血渍,其成分居然和一本古老年鉴照片上的墨迹完全相同!心中一阵骇然,她连忙翻找出当初购买这支发簪的记录,然而上面所显示的交易时间却让她瞠目结舌——1923 年 7 月 14 日!
与此同时,林晚所在的画室墙壁开始莫名其妙地渗出一种粘稠的液体。她小心翼翼地刮下少许,放在鼻尖轻轻一闻,顿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那是陈年水墨混合着尸蜡所散发出来的特有味道。
一滴又一滴的水珠顺着墙纸上的纹路慢慢汇聚起来,最终在墙角形成了一幅诡异的并蒂莲图案。正当林晚想要打开除湿机来驱散这股潮湿气息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除湿机的出风口突然猛地喷出一大团棉絮,而在那团棉絮当中,竟然包裹着半截早已发霉的民国学生证!
林晚强忍着恐惧,伸手将学生证取了过来。定睛一看,只见姓名栏那里被大片的血渍所覆盖,根本无法看清原本的字迹。而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学生证上的照片竟然是两张相互重叠在一起的面孔!
凌晨的便利店冷柜区结着冰霜。林晚加热速食便当时,微波炉突然显示1923年的日期。便当盒里的米饭长出青色霉斑,拼出\"换命\"二字。店员过来检修时,胸牌上的二维码变成梳妆镜篆文,扫码显示的是陈曼卿的死亡证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