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科技与农耕的交响
北周宇文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科技与农耕的交响,穿越隋唐成为李世民的怪盗王大虾,北周宇文邕,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的学院正式开学后,大唐的各地学子如潮水般涌来,他们渴望在这所学院中汲取到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理念。李世民和易小川都深知,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他们希望这些学子能够为大唐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李世民对农业的发展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深知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为了让大唐的农耕技术得到提升,李世民决定亲自走访各地,了解实际情况,并亲自指导农民们如何种植新的农作物。
这一天,李世民带着易小川和一队随从,前往长安城外的一片农田。这里的农民们早已听说了秦王的贤名,对他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陛下,您怎么亲自来了?”一位年长的农民见到李世民,激动地问道。
李世民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老乡,我今天是来看看你们的,听说你们最近开始种植一些新的农作物,我想来看看效果如何。”
农民们纷纷围了上来,向李世民展示他们的新作物。这些作物包括土豆、番茄、黄瓜等,都是李世民从未来的记忆中带来的。他们告诉李世民,这些作物不仅生长快,而且产量高,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易小川也走上前,详细询问了农民们种植这些作物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他发现,虽然这些作物在大唐的土地上生长良好,但农民们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仍然有很多疑惑。
“陛下,这些农民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应该组织一些专门的农业培训,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新技术。”易小川建议道。
李世民点头,“你说得对,小川。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让农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于是,李世民和易小川决定在学院中增设一个农业研究院,专门教授和研究现代的农耕技术。这个研究院不仅教授农民们如何种植新作物,还教授他们如何使用新的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农田里的日子总是忙碌而充实的。李世民和易小川不时地亲自示范,教农民们如何种植和管理这些新作物。他们还引进了从未来带来的先进农具,如耕地机、播种机等,大大减轻了农民们的劳动强度。
一个月后,农田里的新作物已经开始丰收。李世民和易小川站在田间,看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