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上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华夏风云人物传,司马上松,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军士兵起初还以为是黄盖来降,纷纷探头观望,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待看清战船上熊熊烈火,顿时吓得惊慌失措,呼喊声、哭叫声瞬间响彻江面。有的士兵试图解开铁链,却因慌乱手脚颤抖,根本无法操作;有的士兵四处奔逃,相互拥挤踩踏,陷入一片混乱。火势迅猛,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数十艘战船如同一支支火箭,直冲入曹军水寨。曹军水寨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火势迅速蔓延,曹军的舰船纷纷起火燃烧,士兵们被大火吞噬,惨叫声不绝于耳。

此时,周瑜率领孙刘联军主力,擂鼓呐喊,乘势渡江攻击。一时间,杀声震天,江面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联军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曹军,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昂。船头的刀斧手与曹军短兵相接,寒光闪烁,鲜血飞溅。每一次兵刃相交,都伴随着痛苦的呻吟和怒吼,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黄盖站在船头,亲自指挥着火攻战船,他目光坚定,大声呼喊着鼓舞士兵的士气,全然不顾自身安危。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奋勇向前,向着曹军水寨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曹操眼看大势已去,心中懊悔不已,但此时已无力回天。无奈之下,他只得率领残军从华容道狼狈逃窜。华容道道路泥泞不堪,又逢大雨倾盆,曹军士兵疲惫不堪,许多人陷入泥沼中,难以自拔。曹操只得让士兵们割草填路,才得以勉强通过。一路上,曹操又遭遇刘备军的多次截击,损失惨重。士兵们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血水染红了大地。曹操在逃窜过程中,虽历经艰险,却仍强作镇定,他不断激励着身边的将士,试图稳定军心,但眼神中也难掩挫败与不甘。

赤壁之战,曹操几乎全军覆没,退回北方后,他元气大伤,短期内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南征。这一战,让曹操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让他的统一大业遭受沉重打击。孙权巩固了在江东的统治地位,江东地区的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他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抗曹决心,赢得江东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刘备则借机占据荆州南部四郡,并以此为根基,西进益州,为日后建立蜀汉政权奠定基础。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儒家思想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道家、法家等思想也在民间和士人中广泛传播,不同思想流派的碰撞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在军事思想上,《孙子兵法》等经典兵书备受推崇,各方将领在战争中多借鉴其谋略。周瑜、诸葛亮等皆是熟读兵书之人,他们在赤壁之战中的排兵布阵、战略谋划,无不体现着对古代军事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周瑜巧用火攻,正是遵循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及“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原则;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对天象的精准把握,也与古代军事思想中重视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相契合。

当时,谶纬学说在民间流传甚广,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对军心士气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据说,战前曾有传言,暗示曹操此番南征将遭遇大败,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曹军士兵的信心。而江东地区,由于独特的地域文化,百姓们性格坚韧,对本土家园有着强烈的守护意识,这使得江东军民在面对曹操大军时,战斗意志格外坚定。他们凭借对长江水域的熟悉,巧妙运用地形,制定战略战术,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赤壁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更是三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使天下三分的局势初步形成,此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这场战役中,各方谋士的奇谋妙计、将领们的英勇奋战,都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周瑜的指挥若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黄盖的果敢勇猛,他们的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赤壁之战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胜负并非仅仅取决于兵力的多寡,战略谋划、战术运用、人心向背等因素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曹操虽兵多将广,但由于骄傲轻敌,忽视了自身的弱点和敌方的优势,最终导致惨败。而孙刘联军则能够审时度势,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抓住战机,从而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战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卓越表现使他的声望达到顶点。他乘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攻打南郡,与曹仁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在这场战役中,周瑜身先士卒,亲自率军冲锋陷阵。不幸的是,他被流矢射中右肋,鲜血染红了战袍。但他仍强忍剧痛,坚持指挥作战,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在周瑜的带领下,江东将士们奋勇杀敌,最终击败曹仁,占据了南郡。周瑜的英勇和顽强,让江东将士们对他更加敬佩和爱戴。

诸葛亮回到刘备身边后,继续为刘备出谋划策,巩固和发展孙刘联盟。他深知,孙刘联盟是刘备集团在乱世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诸葛亮的努力下,孙刘双方在战后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关系,共同抵御曹操的威胁。他凭借卓越的外交才能和政治智慧,多次化解孙刘之间的矛盾和危机,为刘备集团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赤壁之战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深远而持久。这场战役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被历代军事家所研究和借鉴。它也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无数文人墨客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如苏轼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让后人对这场战争充满遐想和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赤壁之战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逐渐演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让赤壁之战的精神内涵得以传承和发扬。它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坚定,善于运用智慧,团结协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在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上,赤壁之战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成为中华民族智慧与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困境中崛起,在挑战中奋勇前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生存,被我玩成了恋爱养成

右突左撞小螃蟹

无垠之祸

钱易兴

穿越后我快乐修仙

壹拾壹一

快穿之躺平人生,真香

聆一一

活在星际开启我的成长史

相思深处

快穿任务攻略手册

春风梦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