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5萧萧(一),蚍蜉传,陈安野,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河水萧萧,奔涌蜿蜒。山风呼呼,拂起赵当世猩红披风。屹立高处,他凝视远方,黄河之上,无数渡船前后连续,几乎铺满了数里长的整个河面。视线略移,前排渡船陆续靠岸,密密麻麻的兵马犹若群蚁,前赴后继下船登陆。
顾视四周,远近左右,将士往来穿梭。不计其数的二号红夷炮、大佛朗机炮以及各类辅助小炮沿着龙门山的山脊横亘排布。它们尊尊庞然,黝黑的炮口直对山下的河岸地带,仿佛长着血盆大口冰冷无情的猛兽。
“终于等到今日。”赵当世静默肃立,心中波澜万丈。
“主公,靖南王所部已从韩城出发,至多半个时辰可到。”厚甲当身的徐珲走路时带起铁片叮铃作响,听着甚是悦耳,“宜川公、崇信侯两部亦正自西庄开拔,向渡口进逼。其余部队各司其职,全都就位。”
“好,竖起中军大旗,半刻钟内各部旗帜不立呼应者,责问其首。”
徐珲一愣,问道:“现在竖旗,是否太早?不如再等等闯贼。”
“不必。李闯有进无退,即便壮士断腕抛却已至西岸的部曲回去山西,他亦无出路。以他的脾性,就算知道了我军提前布阵,这场拖了许久的决战,也必是要打的。”赵当世面如止水,“李闯打胜了,对他而言,陕西、山西两省的局面就活了。”
“可他胜不了。”徐珲冷冷道,“这一战,便是我大明灭贼之战。”
七月上旬,受到侯大贵军虚晃一枪蒙蔽的顺军在山西的局势再次陷入困顿。南面,河南全省尽皆失守,明军严防死守怀庆、卫辉等地,隔绝晋豫交通;北面,孙传庭率军攻下榆林卫,侯大贵军顺利转进,晋北通道亦为明军切断。李自成与众将商议过后,认为继续待在山西,终不免为四面敌军包围歼灭,加之他想救西安府心急如焚,随后便从忻州召回李过军、潞安府召回刘忠军,全军集结太原府城,再度进行军事部署。
为避免后顾之忧,李自成留下明降将陈永福领万人镇守太原府,自率五万兵马开赴陕西。去陕西,走蒲州风陵渡过黄河、经潼关进关中是最便捷的,但潼关卫现在明军手中,要先攻克坚固的关城紧接着直面关中明军主力,压力太大,且若顿兵不前,极易受到陕西、河南明军的夹击,所以这并不算是个好主意。李自成转而决定从平阳府河津县的禹门渡过河,走这条路,可先到西安府东北部,无论进退仍有回旋余地。
顺军的动向,都在赵当世的掌握。当他得知一直南下的顺军忽然在绛州向西折行,便敏锐意识到了禹门渡的战略意义。继而立刻动员军队,抽出起浑营、效节营、昌洪左营、昌洪右营、靖南王黄得功、宜川公马万年、崇信侯谭弘等三万兵马应战,留下郭如克负责指挥剩下三万五千余兵马接着围困西安府城。
黄河在禹门渡这段水流较为平缓。由东岸渡河,迎头便是龙门山。龙门山自北向南延伸,与同样流向的黄河一左一右,只留出中间一片不算宽阔的河滩。韩城县城即在这片河滩的最南端,只有过了韩城,方能进入沃野千里的关中。
赵当世麾下嫡系四营火器为主,抢在顺军渡河前一日经韩城县城进龙门山,并借着龙门山天然的脊线或缓坡设置火炮、架设防范敌军登山的栅栏。马万年、谭弘两部走韩城县大道向北。黄得功部则暂时驻扎韩城县城。
今日顺军次第渡河,赵当世位于龙门山的本阵早便布置完毕,马万年与谭弘两部则去距离渡口不远的西庄布防,后续待命的黄得功部亦得令挺进。
三军鼓勇,誓与顺军一决胜负。
隅中时分,已经渡河的顺军集结起几支百人马队,沿河扫荡。
驻防西庄、昝村的马万年与谭弘两部得到龙门山方向军旗及塘兵指示,鸣锣敲鼓,马万年部五千人居前、谭弘部五千人稍稍偏后,开始朝渡口推进。
士气如虹的军队碾过松软的河滩,留下千沟万壑。游弋的顺军马军为明军声势所惊,迅速后撤,集结观望。不多时,纷乱的顺军阵内军号四起,几杆大纛迎风立起,周遭顺军多自八方望纛会集。顺军将领蓝应诚、拓天宝各引千名步兵分两路迎击稳步前进着的明军,用以掩护渡口尚未整备的乱军。
大风忽起,龙门山上下乃至黄河西岸,明、顺双方旗帜约好了也似,几乎同时大肆铺张摇动,一面面、一条条交叠纷飞,浩如海洋。象征李自成在地的金边白鬃大纛亦起,遍布河岸的顺军兵士望之鼓舞,行动速率陡然加快,人马交错不断。
“主公,山下马、谭两部距敌只剩百步。闯贼兵士仍源源登岸,在后方集结,如今大致已有万人。”主持前线战事的徐珲派遣效节营中军官杨科新禀报,“我军是否行动?”
“打。”山野间的气氛紧张得令人气窒,赵当世面不改色,郑重点头,“让效节营先发。”
龙门山四营各有阵地,炮火指向亦不尽相同。效节营的部署相对偏南,若先发炮,有利于切断南边闯贼与后边大部队的联系,为马、谭两部提供火力支援。
杨科新领命而去。效节营是徐珲的嫡系部队,在赵营中火器装配率最高,操练也最为有素。短短几个呼吸功夫,待战已久的效节营数十门二号红夷炮与大佛朗机炮齐鸣,整个龙门山为之一动。巨响在山峦间回荡,树木震颤,抖落叶片扬扬散落。
山下河滩,遥望前方炮火连天、尘土飞掀景象的马万年亲自督战。他头戴凤盔、身披铁甲,神色弘正,两个叔叔秦拱明、秦祚明拱卫左右。他所部五千人,俱为石砫中最为精锐的一批白杆长枪老兵。号令迭下,喇叭声起,石砫兵在八十步齐刷刷插枪在地,长枪在河滩上竖直,兵士亦各个挺拔笔直。人枪满立,顺军兵士的眼前浑似突然拔地而起一片密密的小树林。
精通多种武备的石砫兵面对冲锋而来的顺军兵士岿然不动。心平气和,解下腰间劲弩,快速搭上粗短的弩箭。
“起——”
“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