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小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巨髎穴,十四经穴,可乐小新,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我跟着年轻俊朗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走着走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只见一群人围在路边,神色焦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太爷爷眉头微皱,加快脚步走上前去,一探究竟。原来,是一位中年男子突然面部抽搐,疼痛难忍,此刻正躺在地上,双手紧紧捂住脸颊,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
太爷爷蹲下身来,仔细观察了一番,面色凝重,说道:“此乃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所致。”说罢,他迅速从怀中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太爷爷目光如炬,准确地定位在男子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沉稳地说道:“此处乃巨髎穴,为足阳明胃经之要穴。”只见他屏气凝神,手法娴熟地将银针轻轻刺入巨髎穴,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太爷爷边施针边向我耐心讲解:“这巨髎穴不仅能疏通面部经络,缓解疼痛、麻木之症,对于面部受风导致的口眼歪斜亦有良效。且胃经多气多血,刺激此穴还可调胃经气血,进而改善脾胃,巨髎穴,“巨”,大也;“髎”,孔隙。此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因所处位置骨骼凹陷较大,形如孔隙,且相较于周围穴位面积较广,故而得名“巨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巨”常被视为力量、宏大的象征,而“髎”所代表的孔隙,犹如通道,连通内外。
从中医经络学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巨髎穴属足阳明胃经。胃经多气多血,气血运行旺盛。巨髎穴位于面部,与面部的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其一,面部的气血不畅,容易导致局部的疼痛、麻木、痉挛等症状。刺激巨髎穴可以疏通面部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正如“巨”所蕴含的强大力量之意,巨髎穴的疏通作用强大而有力,能够迅速驱散气血阻滞,缓解这些症状。例如,对于面部受风引起的的肌肉无力、口眼歪斜等,巨髎穴犹如一股强大的气流,冲破阻塞,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