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小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胞肓穴,十四经穴,可乐小新,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温暖的阳光中,我们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而太爷爷的仁心仁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根据太爷爷给我讲的胞肓这个穴位,我个人总结了一下,“胞”,在中医范畴中具有多重含义。其一,主要指女子胞,即子宫,它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关键部分,主宰着月经的来潮和胎儿的孕育。其二,广义上也涵盖了人体下焦的胞宫区域以及相关的生殖器官。“肓”,意指肓膜,是脏腑之间的一种重要结缔组织,起着分隔、支撑和保护脏腑的关键作用。
胞肓穴之“胞”字,明确指向了其与胞宫的密切关系。胞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月经的按时排泄、孕育胎儿等,一旦胞宫功能失调,诸如月经紊乱、痛经、宫寒不孕等病症便会接踵而至。胞肓穴因其与胞宫的特殊联系,成为调节胞宫气血、恢复其正常功能的关键穴位。
“肓”字则突出了该穴位对肓膜的影响。肓膜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之一,其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气血在体内的均匀分布和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若肓膜出现气血阻滞,就容易引发腰腹疼痛、胀满不适等诸多症状。
从中医经络气血的理论角度深入剖析,胞肓穴所属的膀胱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气血充盈且流动活跃。刺激胞肓穴能够有效地调动膀胱经的气血,使之汇聚并灌注于胞宫和肓膜所在的区域,从而发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显着功效。
就胞宫病症而言,胞肓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胞”字的内涵上。它能够通过调节胞宫的气血运行,驱散寒邪,温暖胞宫,进而缓解因寒凝血瘀导致的痛经、月经后期等病症。同时,对于气血失调引起的月经不调、闭经等问题,胞肓穴也能发挥平衡气血、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的作用,为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在治疗肓膜相关病症方面,胞肓穴的“肓”字意义得以彰显。它能够疏通肓膜中的气血阻滞,消除胀满疼痛。例如,对于因气滞血瘀导致的腰腹部胀痛、拘挛不适等症状,刺激胞肓穴可以促进气血的通畅流动,舒缓筋脉,有效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胞肓穴,反映了其在治疗胞宫和肓膜相关病症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深入理解胞肓穴的穴名释义,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运用该穴位进行中医临床治疗,为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但需明确,中医穴位治疗往往需与整体的辨证论治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