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小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1章 颔厌穴,十四经穴,可乐小新,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爷爷告诉我,“颔”,在中医术语中通常指下巴或下颌的部位。而“厌”,有压制、抑制、约束之意。因此,“颔厌”二字组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对下颌部位相关病症的抑制和调节。
从中医经络气血运行的角度来看,颔厌穴位于头部的少阳胆经之上。胆经气血在体内的运行犹如自然界的春风,生机勃勃且具有疏泄之性。当胆经气血出现异常,如风邪侵袭、气血不畅等,就容易在颔厌穴所在的部位产生病症反应。而通过刺激颔厌穴,可以调整胆经气血的运行,恢复其正常的疏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在头痛的治疗中,尤其是偏头痛,颔厌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偏头痛多与肝胆之气失调、风邪上扰有关。当风邪侵袭头部,胆经气血逆乱,就会导致头痛发作。而颔厌穴能够“抑制”这种风邪上扰之态,“约束”胆经气血的异常运行,使气血恢复平和,从而缓解头痛。
对于目眩、耳鸣等病症,颔厌穴同样具有治疗效果。目眩多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冲头目所致,耳鸣则常与肝胆火旺、肾阴不足有关。颔厌穴通过调节胆经气血,抑制肝火上亢,约束气血的过度上冲,从而减轻目眩的症状,平息耳鸣之扰。
在治疗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等病症时,颔厌穴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这些病症往往是由于风邪中络、气血痹阻所致。颔厌穴能够抑制风邪的侵袭,约束气血的痹阻,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进而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此外,对于癫狂痫等神志病症,颔厌穴也能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中医认为,神志病症多与脏腑气血失调、心神失养有关。胆主决断,胆经气血的异常容易影响神志。颔厌穴通过调整胆经气血,抑制异常的气血波动,约束心神的不安,有助于恢复神志的清明。
颔厌穴的穴名不仅揭示了其所在的部位,更蕴含了其治疗相关病症的内在机制。通过对胆经气血的调节,抑制病邪的侵袭和气血的异常运行,约束相关病症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