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十三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两三个吧,不能再多了!,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枫桥十三夜,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日后。

玄武湖。

湖心岛,菱洲。

现代玄武湖概览

朱旺此刻就站在大明的禁地——玄武湖内的这个小岛上。

当然,老朱喊这个湖为后湖,但是朱旺则直接按后世那么叫的,因为他觉得玄武湖听着霸气。

朱元璋站在他不远处,一脸怀疑的盯着他。

“皇城里那么多地方你不选,为什么非得选在后湖,这个鸟不拉屎的荒洲上有什么好的?”

这里当然没什么好的,只不过他朱旺是从这里穿越过来的啊!

朱旺的私心就是种地的同时,研究研究有没有方法能回去,比如哪天这地方再出现个虫洞,他也好第一时间钻回去!

毕竟这里是大明,在度过了刚开始的新鲜感之后,即便生活水平方面也能称得上是锦衣玉食,但朱旺待得还是不习惯。

仅仅一个没网没手机,就让他难受了将近一个月!

朱旺把自己的小心思掩饰好,脸上微微一笑。

“呵呵,老朱,纠正一下,现在这里叫菱洲!另外,我看中这里恰恰就是因为鸟在这里拉屎,有充足的的鸟粪肥!”

朱元璋直接忽略了朱旺针锋相对的后半句,抠起了前半句的字眼。

“就因为这里有几个破菱角,就叫菱洲,你这名字取的也太没水平了。”

朱元璋现在是想明白了,反正拿朱旺也没办法,所以嘴上能占点便宜也是好的。

朱旺对朱元璋的嘲讽是理都不理,反正这名字是后世人定的,跟他有毛线关系。

他此时正望着不远处的另一个岛,那里是整个明朝最神秘的大数据中心——黄册库!

后湖黄册库遗址

黄册库里面存放着大明全国各地所有的土地资料、户籍档案,还有全国丈量土地绘制的鱼鳞图册,基本上相当于后世的人口普查和土地普查资料。

好像还不止这些!

据说黄册是明代的“户口本”,还是升级版,里面记录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甚至于每一次土地买卖、房屋变更都会记录其上。同时,它还记录着每家每户需要承担的徭役,以及需要缴纳的赋税。

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能做到这个地步,朱旺不得不佩服老朱,这老小子确实是个狠人,一个想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近乎偏执的狠人!

见朱旺看向黄册库的方向,朱元璋顿时就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小子选在后湖上培育新庄稼,不会是冲着黄册库来的吧?

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想法,虽然看不透朱旺,但自家侄子对大明朝没有恶意这一点,他老朱是能十分确定的。

虽然还没有提让朱旺认祖归宗的事情,但是朱元璋已经决定了,只待新庄稼这事情告一段落,就借着机会风风光光的大办一场。

想通之后,朱元璋脸上的表情瞬间轻松不少。

“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呵呵,黄册库呗!”

朱元璋负手而立,一脸的得意。

“那你知道里面有多少本黄册吗?”

朱旺撇了撇嘴,暗自嘀咕道:不好意思,咱现在脑子可好使了,以前瞄过一眼的资料可以张口就来。

“洪武十四年,第一次全国大征集,5万多本黄册从全国各地运到,一共占用9间库房、35座架阁。”

朱元璋攥了攥拳头,这小子刚才随口说出来的数据,知道的人整个大明朝都不超过十个!

只不过朱旺的话还没说完。

“明朝末年,黄册库壮大到787间的规模,遍布玄武湖各个岛屿,架阁3086座,收藏近200万册,达到历史峰值。”

朱元璋现在已经不是攥拳头的事了,他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朱旺的侧脸。

他很好奇这些数字都是哪来的,有零有整的,不会都是瞎编的吧?

即便怀疑是朱旺瞎编的,他依然快速的在心底算了一下,“黄册库10年一修,每次五万册的话,200万册就是修了四十次,那咱的大明可就是四百年啊!即便后期黄册数量会递增,那大明三百年的国祚也是肯定的。”

对此,朱元璋很是满意,华夏大一统王朝中,时间最久的也就是唐朝了,享国也不过二百八十多年,自己这泥腿子建立的王朝,竟然能比盛唐存续的时间更久,这也太让人开心了。

只是如此想着,朱元璋的脸上就浮上了一抹笑意。

“可惜啊!”

突然又听朱旺叹着气说可惜,朱元璋马上眼前一亮,知道这家伙又要泄露天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卖掉老爹公司,科技称霸世界

不蒸馒头蒸包子

蜀山执剑人

少年剑神

携崽强势回归,渣总求复合?没门

榛妮

王者:他搅屎棍,谁让他打比赛的

请叫我老九

四合院之大茂哥

十万大山里的山

从皇天命格开始高武成神

中天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