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问老朱来干啥?
枫桥十三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章 问老朱来干啥?,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枫桥十三夜,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眼见御史把火烧到了自己头上,曾泰此时也没办法置身事外了,看来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保一下这帮人了。
他不紧不慢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缓缓走了出来。
“范御史,你可知从应天府到肃州卫有多远吗?一来一回需要几个月,你知道吗?”
还没等那范御史开口,曾泰就自问自答了起来。
“从应天府到肃州卫正常情况下得两到三个月,一来一回就是半年时间,如果再加上冬天大雪封山有些路不能走的话,时间可能还会更久。你觉得这样真的合适吗?”
正当曾泰洋洋得意的以为自己的辩论很成功的时候,人群中的开济叹着气摇了摇头。
果然,那范御史脸上表情不变,甚至隐隐有些兴奋,毕竟他们这些御史就是靠咬人吃饭的,抓住一个人死咬那就对了。
“曾大人此言差矣,既然都知道路途遥远,一来一回会耽误时间,那户部为何不完善流程。如果不是这次事件爆发出来,是不是还准备一年一年的这么继续干下去?”
说着他转身就向朱元璋跪了下去,“陛下,臣参户部尚书曾泰,懒政怠政,在任上毫无作为,致使国库空虚,知空印而不思改进。”
靠!曾泰牙都要咬碎了!
这帮御史果然是狗皮膏药,粘上就甩不掉。
于是他赶忙也跪了下来,“陛下,臣也是按大明律来办事的,各地的钱粮军需账目如果跟户部对不上,我们只能要求他们自查,重新核对。户部的流程可没有半点不妥,这些流程都是开国之初定下的,臣等万万不敢更易。”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嘴角抽了抽,曾泰这老小子竟然想暗戳戳的把火引到自己身上,这是想说自己定的制度有问题。
眼见那姓范的御史又要开口,朱元璋赶忙摆手止住了他。
眼见这早朝都要开到中午了,如果一直让他们这么吵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于是朱元璋又很罕见的把这件事按了下来,说回头再议。
这让一旁等待吃瓜的大臣们一脸懵,感觉最近黄帝好像变了,但又不知道是不是幻觉。
下了早朝,朱元璋把六部的尚书给留了下来,带着一起直奔玄武湖而去。
......
当朱元璋带着一帮人来到玄武湖边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码头的位置立着一个奇怪的木架,木架上面有三个长长的木板,一头是平的,一头是尖的。
每个木板两边都拴着绳子,一直延伸到最下面底座上的一个可以滚动的圆木桩上。
类似于历史上法国的光学电报
等走近之后,发现朱雄英和马三宝站在木架下,朱雄英拿着千里镜正向菱洲的方向望去。
朱元璋好奇的眯着眼向对面看去,只能看到对面码头上好像也有这么一个木架。
“师傅发信息来了,三宝,记一下,6~2~5!”
“是,殿下!”
“5~1~3!”
“8~7~6!”
“5~2~8!”
“3~6~7!”
“7~4~4!”
“1~1~1!哦,结束符,破译一下!”
听着朱雄英稚嫩的声音,看他如此认真的样子,朱元璋没忍心出声打扰,就在不远处静静的看着。
只见朱雄英和马三宝掏出一个小册子,比着马三宝刚才记的数字开始查找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