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长风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捉婿,韶龄传,程长风2,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韶龄对延龄说:“胡说什么,徐经怎么会是草包,岂不闻梧塍徐氏所筑“万卷楼”,“储川岳之精,泄鬼神之秘,究古今之奥,焕斗牛之躔,知不可以金谷、平泉视也。””

“恭喜南直隶唐寅,二十一名。”小厮喊得更大声了。

“哟,是我们的解元呐。”清风楼顿时议论纷纷,“差一点连中三元啊。”

一身紫色锦锻袍的徐经被人簇拥着走出来:“赏,都赏!”仆人拿出碎银子打赏给报喜的小厮,又有仆人拿出一贯贯宣德通宝随意散发给清风楼里的众人。(注:在明代,庶人不得穿紫色,商人不得穿绸纱,但是到了中期民间巨富就僭越不断。徐经着紫穿锻,可见他的意气风发,也是悲剧的开始。)

“不愧是江阴巨富,出手就是这么阔绰。”徐经这么一闹,清风楼里不管认不认识他的,一时间都是给他贺喜的人了。

唐寅相比他低调许多,只是按例打赏了报喜的小厮,衣着也与之前并无二置。只是士子们听说他来了便主动上前恭喜。清风楼老板更是拿出笔墨请他题字。

“姐,他现在又不是状元,干嘛大家都围着他?”延龄不解。

“他苏州府第一,应天府也是第一,如今会试得了不错的名次,说明主考官对他的印象不错,在殿试上是极有可能拿到好名次的。”韶龄解释道。

“那我们李大哥是不是没可能拿到好名次?”延龄又问。

这孩子哪壶不开提哪壶,其实李东阳在会试上得了几名都不重要,这殿试的主考官当今圣上就是他舅舅,即使他才华出众,只是为了避嫌,怕是也得不到好名次。

“怎么没有可能,殿试和会试不同,殿试更重议论朝廷现有之事,宾之更擅长,我朝举士,不重出身,拿下一甲犹未可知。”纪右堂答道。

他倒是很了解东阳的长处。

这时,徐经和唐寅也打发了众人,看到东阳便满面春风地走过来与他同坐,大家寒暄了一番,徐经似是无意地说:“小试牛刀,没想到竟然考得比宾之还要靠前啊,惭愧惭愧!”脸上却只有喜色,并无惭愧之意。

“徐大才子,赶快写信回家给你母亲和嫂夫人报喜,他们操持家计不易。今天这一贯贯的银钱,他们得纺多少匹锦缎呐?”韶龄就是看不惯他欺负李东阳的样子。

徐经被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对面的纪右堂不禁笑出了声。

唐寅相比徐经就谦逊许多,众人恭喜他,他只作揖致谢。

纪右堂问道:“唐公子看起来似有遗憾?”

唐寅惊讶,道:“纪公子好眼力。”

大家也惊讶,这都名列前茅了有啥遗憾。

唐寅不紧不慢地答道:“此卷我以为我能答商公第二。”

这下在座的都惊讶地放下了筷子。

他说的商公,正是之前的内阁首辅商辂,他自幼天资聪慧,才思过人。于宣德十年乡试、正统十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是我朝近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纪右堂皱了皱眉头又接着问:“唐公子何以有如此把握?据我所知此次考题,是以刘静修《退斋记》为问,士子对这道试题“多不通晓”,罕有知者。”

没错,这个典故确实很偏。确切的说已经超出了四书五经以外,主考官以超纲的题目考试目的大概是选出更加杰出的人才,只是这题目大概要被士子们口诛笔伐了。

“那还得谢谢东阳,之前帮我们引荐了程大人,得以指点文章一二。”徐经笑着说。

“是程敏政程侍郎?”纪右堂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

“正是。”徐经答。

只见纪右堂用极其凌厉的目光瞪了李东阳一眼。

韶龄看到这个眼神,心里一紧,怕不是风起秋萍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问缘崽来

作家N6GrhU

都市大妖医

红透半边天

宠妹忘妻,太太要把傅总逐出户口本

金发发

开局被亲妈赶,她在年代修仙暴富

琉二又

炮灰女配在年代文里兴风作浪

小小桑

成毅和他的果果

王诗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