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拜将》
昭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拜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昭焕,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也得听对的啊!”
“就你一个人对?”刚说罢,门口道:“宰相到!”
毕士安进来就恭喜赵恒,“官家!这些年轻将领使得边关气象焕发,真乃我朝幸事!官家领袖群伦,善治军队,以文治武,真乃尧舜在世,秦皇汉武所不如啊!”
赵恒不说话,毕士安笑道:“哦,臣觉得该给这些年轻人一点皇恩,让他们在今后更加体贴圣皇隆恩,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所以,臣觉得寇大人在兵部的建议着实精准,希望陛下准旨。”
赵恒看看寇准,寇准看看毕士安,寇准仰头微笑不吭声,赵恒道:“既然宰相都说了,那就照办吧!朕累了,待会还得去翰林院。”
二人离去,寇准瞅眼宰相,“老兄啊,非得这样吗?你跟我说的有何差别?”
毕士安笑道:“此乃帝王道,君不屑如此,可事实是,该如此啊!”
寇准笑了笑,思虑片刻,“没那功夫琢磨这个,这次你来了,下次不来,这种正确及时办理的事,就不干啦?”
毕士安拍拍寇准的肩膀,从怀里拿出一本《道德经》给他,“没事的时候翻翻,不影响你治理国家。”
寇准接过,“我看这个干啥,没空,心意领了。”说着甩袖子大步走去,毕士安摇摇头,“能耐是能耐,可谁是皇帝?你是皇帝,那就更没有朝臣什么事了……”
杨延昭接过钦差圣旨,回到军营,众人沸腾了,杨延昭升为都巡检使,前往宁边军作战,部下近万人。卓相如升为定远将军观察使,和杨延昭从此分开治军。
临走之前,卓相如感谢老领导的帮助关心和栽培,杨延昭道:“你已经具备成为一名大宋战将的一切条件,往后疆场凶险,万望安全,保家卫国,立志做个大将军,我看你甚至可以考虑将来到朝廷中帮助你的义父,他就快成宰相了吧,好了,别送了,到此为止,大家各自保重!咱们战场上见!驾!”
一匹黑骏,领着才招来的兵马足有近万人,浩浩荡荡奔宁边军赶去。
卓相如感叹,“假使朝廷信任武将,如何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不行,我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收复河山!”
抹干眼泪,送走杨延昭的军队,卓相如独领三千正规军驻守望都县和保州之间的宋辽防御地带,常驻地为唐河中间地带,周围全是水上长城沼泽地,辽军南下必经之地。
于是他就把一支专门学习契丹语的队伍,扮作商旅前去幽州打探消息,胡文带队,警告大家:“万一被发现,切勿动怒,如果万不得已需要付出生命,嗨!老子豁出去了,死了就死了,到时没死的麻烦把这封信递给卓将军,我信他!出发!”
可万万没想到,当他们到达幽州边地,却发现另外一个商旅队伍也要进城,为首的不是别人,竟然是卓相如。
而胡文不知道的是,卓相如派了三支队伍进城,他们两支只是现在才进去,前头队伍已经通过御虚门和四海楼的密探,联系好了幽州买布匹的契丹商家,对方乃皇族投资,拿出商号牌子和对接信息,无人敢拦。
这都要拜两国高层所赐,虽然表面上剑拔弩张或者局部热战,可暗地里的商贸往来,从未断绝,南边的陶瓷,丝绸,茶叶,北边的毛皮,人参,奶品,炭火等熙熙攘攘在夜间,在大海,在沙漠,在西夏转站贸易,这就给双方互派间谍留下了大量空间和机会。
这一次,卓相如又要立功了。
“将军!哦不,卓员外,对方到了。”胡文笑道:“大人尽管开价,四海楼给咱们的物资,契丹人一定不会拒绝。”
卓相如看来人打扮不凡,直接用契丹语笑道:“请代我向你们的驸马爷问好。”
来人一惊,“你如何认识我家大人?你说的驸马是哪位?”
卓相如道:“还能是哪位?当然是你们的萧冠压大将军!”
“来人啊!南朝间谍来了!”契丹接头人突然变脸,“抓住他们,送去驸马爷那里审问。”
契丹武士一拥而上,接头人道:“这里是契丹地盘,竟敢诬陷我家大人!”
胡文跟众人突然起身,以刀护卫着卓相如,结果卓相如一口契丹话道:“在下往来于南北多年,一向尊重贵国驸马爷!在商言商,我不管国家大事,也不管民族大义,只要能赚钱,就可以跟任何人往来,驸马爷既然允许我等为他服务,也是看得起我等。”说罢将一块玉牌从袖子里掏了出来。
昨晚四海楼的人就告诉卓相如,要不要他们出面,万一有误会,四海楼作为商人好解决,可卓相如非要入虎穴,一探究竟。
卓相如笑道:“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回头一打响指,一个皮箱落地,叫人打开,契丹人看了一眼,耳语手下人,那人跑出去进了轿子。
不一会,轿子里的人下来笑道:“真是过意不去,朋友见面如此客气。”原来是驸马爷亲弟弟家的官家到了。
卓相如这才知道四海楼的通天实力,对欧阳家又多了几分敬意。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