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扫荡洞庭湖,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章 扫荡洞庭湖

1

绍兴五年六月初一日。正午的太阳像火一般燃烧在方圆三百里的襄阳郊野上。一望无际的青青禾苗,漫润在丰盈的水洼里。大猪小猪在村头的泥沼里洗浴,狗在树荫下和屋墙旁吁吁喘患。孩子们偷了园子的黄瓜,正躲在树上大嘴地啃吃着。

此时,走在村路上的岳飞,看到这一抹盛夏正午的乡村小景,不由得开心地笑了。去年六月收复襄阳后,他安抚百姓,实行屯田劝耕,已改变了一年前伪齐李成侵占时那种鸡犬不宁、田地荒芜、百姓惨遭蹂躏的凄凉景象。

让岳飞开心的,还有一件大事。今天上午高宗发来了一道诏令,加封岳飞为武昌郡开国侯,兼清远军节度使。并着令他即刻启程,代替王讨伐杨幺。

杨幺联合大齐刘豫,企图攻破临安,窃取大宋神器,已经有年。在收复六郡后,岳飞便上疏请求派他前往洞庭湖平定杨幺。但不知何故高宗总是不答,却派都统制王,会兵往讨。王以往同金兵对阵时没有打过一次胜仗。这回他自己不敢出阵,只遣其部将忠锐军统制崔增带兵一万,进攻杨幺。崔增的兵马一去不回,后来接到军报方知全军覆没了。杨幺乘着水涨,麾众出来,攻破了鼎州杜木寨,守将许筌战死,城池被夺。王却束手无策,不得已奏问败仗。

杨幺的厉害,人人皆知。他本名杨太,原是农民起义军大首领钟相的部将。楚人向来称幼为么,杨大在起义军首领中年纪最小,故呼他为杨幺。

建炎四年三月,钟相被宋朝廷杀害之后,杨太与黄诚、夏诚、周伦、杨钦等率钟相余部据守龙阳(汉寿),以洞庭湖为根据地,造大车船数百艘,上置撞竿巨石,小船一碰即粉碎沉没。高宗先后以程昌寓为鼎澧路镇抚使、李纲为湖广宣抚使、折彦质为湖南安抚使,率兵镇压杨幺,都未获胜。

绍兴三年,杨幺立钟相幼子钟义为楚国太子,令部众臣事钟义,自己也算在钟义属下。但他却自封为“大圣天王”,一切军政大权皆掌握在自己手中,太子钟义不得与闻。所以人们只知杨幺,不知有钟义。

如今,杨幺拥兵二十万,占据的地盘,东起岳州,西及鼎澧,北抵公安,南至潭州,势力大盛。王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宋朝各路大将一听杨幺的名字,也都感到头痛,除岳飞之外,没有人敢自告奋勇去讨伐杨幺。

但是,岳家军能够攻破杨幺吗?

朝野有许多人都说,岳家军全是西北人,不熟悉水战,恐怕也不是杨幺的对手。

而岳飞在今天上午的战前统制谋划会议上,却胸有成竹地道:

“杨幺窃据洞庭湖,出没水中,人家都认为他厉害,不便往剿。其实,战事无常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而已。自古用兵讨寇,何分水陆?只有将帅得人,陆能战胜,水亦能战胜。本帅自有良法攻破这股水寇,诸位统制不用担忧,但须依我号令,齐心并力,看杨幺能逃过岳家军之手么?"

诸位统制跟随岳飞多年,早知他智勇双绝,自然相信他战无不胜,一致唯命是从。

岳飞在村道上边走边想,终于走到设在襄阳城郊的岳家院大门口。

岳家军今夜天黑时就要出发讨伐杨幺。岳飞在出发前抽空回家,旨在向母亲告别。

岳飞事奉母亲姚氏极孝。他自幼失父,全赖母亲姚氏哺育教诲,始得成人。懂事之后,但经母命,无一敢违。姚氏常常以忠义教导岳飞。宣和四年,岳飞二十岁从军,姚氏还把岳飞背上刺着“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肤里,用醋墨涂在字上,使之永久不变。所以岳飞一生记着,孝字之外,就是忠字。

建炎元年相州汤阴家乡沦陷,岳飞和母亲、妻儿失散,不知所向。四年后岳飞任江西南路制置使时,几经周折才找到她们。但是,岳飞军务繁忙,几乎日日战事,未能照顾。直到去年十二月,庐州解围,诏令岳飞驻守襄阳,生活稍稍安定,岳飞才把他们接到襄阳来,方得优叙,赐封母姚氏为太夫人。

太夫人年届花甲,头发全白,但神志十分清楚,也很关心国家大事。他闻说儿子要征讨杨幺,惊愕地问道:

“杨幺不是农民起义军首领吗?听说,他领导的洞庭湖一带地区,实行等贵贱、均贫富,使田蚕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又听说,他们对金虏的烧杀抢掠,恨之入骨,意欲恢复中原,以安百姓;还听说,他拒绝刘豫招降,杀了伪齐李成的来使。像这样的好人,你们怎么还要去征讨?"

”母亲所言,孩儿也有所闻。但是,杨幺屡与和朝廷做对,杀死了许多官兵,还要夺我宋室江山,自立为帝。去年以来,他受刘豫的欺骗和利诱,居然欲联兵灭宋,而且他拥兵二十万,几乎和朝廷的兵力相等。最近他又出兵攻破鼎州杜木寨,猖獗异常。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如果杨幺不除,恐滋蔓为害,使朝廷不得安宁,灭齐抗金也就难了。孩儿以为讨伐杨幺,是灭齐抗金的一个重要步骤。望母亲谅解。“岳飞很耐心地说。

姚太夫人是个明白人。她谆谆教诲岳飞的忠,也是旨在对赵宋朝廷的忠。经岳飞这么--说,她也就赞同了。不过,她又

说:"这也许是杨幺一人做的孽。但金兵入侵,骚扰中原,兵民困苦,又兼饥馑,多啸聚为盗,无非是为了日求三餐,夜求一宿。所以,能招安还是尽量招安。即使要兵戎相见,对下面人也要宽侑为怀。望我儿少杀人为好。“

”孩儿遵命,请母亲大人放心。“岳飞俯首听命。

岳飞拜别姚太夫人时,岳飞夫人刘氏和女儿银瓶、次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复和刘氏手上抱的五子岳霆,都在场。

刘氏乃汤阴县丞刘浩之女,知书达理,勤劳贤慧。她和岳飞同年,也才三十三岁。但自从十六岁嫁给岳飞后,含辛茹苦拉拔一大群儿女,还要伺候婆婆,家中又无姬妾、奴婢可供使唤,所以她显得憔悴苍老。当刘氏率领一群儿女送丈夫到大门口外时,岳飞回过头怜爱地对她说:

”明年为云儿聚个媳妇,好做你的帮手。为夫出发后,还望夫人在母亲面前多多孝敬。“

”孝顺婆婆,那是妾身的本份,自然会尽心尽责,请相公放心。“刘氏含泪道。

2

六月初六日夜晚,洞庭湖杨幺总寨的大厅里,松明火和蜡烛火交互点燃着,显得亮丽辉煌。

大厅两列六张靠背交椅上,已经坐着杨幺的部将黄诚、夏诚、周伦、杨钦、黄佐和一位衣冠整肃的客人。各人面前虽然都有一张摆着酒菜的方形小几桌,但谁也没有举杯动筷,也没有人高声喧哗,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大圣天王杨幺。

突然,一个粗犷的声音像打雷似地在院子里响起,接着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随着笑声,一位年约三十岁年纪,身材魁梧、骨棱棱的宽脸、双目炯炯、神态剽悍、穿着黄色无袖苎麻夹衣的大汉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中间上首那张高背太师椅上。见杨幺进来,大家都站起来,向他双手抱拳作揖:“拜见大圣天王!"

杨幺挥挥手,高声道:”免礼,快坐下。“”谢天王!"

诸位首领皆随声坐下,但那位衣冠整肃的客人,却举着手中的一包东西,道:

“天王,李成奉大齐皇帝之命,送上这一包黄金给大王和兄弟们活酒喝,实在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原来客人就是大齐左路军元帅李成。他今天奉刘豫之命,专程前来和杨幺治谈联兵攻袭临安大事。

“谢你家主公。”杨幺有意不称刘豫为皇帝。

“天王,我大齐皇帝询问天王,何时共同起兵攻袭临安?”李成说着,把黄金放在杨幺面前案桌上,退回自己的座位。

杨幺没有答理他,只管举起手中的大瓷碗,笑道:“诸位饿了吧,先吃菜喝酒。来,我敬李元帅一杯酒,表示欢迎。干!"

”干,干!“众人皆举碗一干而尽。

酒过三巡之后,杨幺坦白地对李成道:

”我本来是不愿意和你们齐国联兵的。一则是因为刘主公投降金邦,成为金邦的附属国,而我杨幺对金人的烧杀抢掠却恨之入骨;二则是因为当年的荆湖南北路捉杀使孔彦舟,用反间之计打败我们的老爷,还将老爷和世子钟昂押送给朝廷杀害,而这位孔彦舟现在又被你们齐国收留重用。所以,前年你两次派来的使者都被我兄弟杀了。去年,你们刘主公又派使臣前来清求合作,并支持我们许多金帛粮食,还答应胜利后平分天下,使我怦然心动。特别是宋朝廷不断出兵前来骚扰镇压我们,让我好恼火。所以我才同意你我联兵伐宋。“

”天王英明,宋朝廷是我们齐楚两国的共同敌人,理应联合起来,共同对敌。特别是南朝出了岳飞、韩世忠几位的将领,我们两家也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打败他们。否则,我们两都要面临着被消灭的威胁。“李成也说得很坦白。

但是,杨幺却听得大笑起来,不无自豪地说:

”我杨幺有二十万不怕死的兄弟,又据守这地势极为险要的洞庭湖,在陆地上可耕田,在水面上能战斗。还拥有数百艘高十余丈的朦艟战船,官军仰视而无法靠近。南宋先后派程昌寓、折彦周、三等大将前来挑战,都大败而逃,甚至全军覆没。连那位文韬武略的名相李纲带兵前来,都望湖兴叹,麾兵撤退。现在还有谁敢来动老子一根毫毛呢?即使官军敢来,他们从陆路来,我可以入湖;他们从水路来,我可以登岸。老实说,欲要破我杨幺水寨,除非是飞来。“

”是啊,除非是飞来!"

杨幺手下诸将都随声附和。惟李成不以为然,他吃过岳飞的败仗,有着深刻的教训,便嗫嚅着道:

“天王,小弟以为骄兵必败。自古打胜仗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哪能单靠地势险要?历史上恃险者卒以险亡,捣险者不以险怯,屡见不鲜。望大王和我大齐通力合作,以兵众人和取胜。”

杨幺听了很不高兴,正想说什么,突然一员偏将慌张地跑进来,禀报道:

“天王,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快说!“杨幺喝斥道。

”岳飞带领一万岳家军进驻鼎州,妄图进攻洞庭水寨。“众人面面相觑,皆有惧色。惟杨幺不以为然,依然微笑道:”管它是月家军,还是日家军?常言道,寡不敌众。难道我们二十万兄弟,又占着地形的优势,还怕岳飞一万人不成?来,我们喝酒吃饭。饭饱酒足之后,再商议如何收拾他们。“

”天王,末将闻兵在精不在多。这岳飞不比别人,他智勇双绝,一身是胆,满肚是计,对部将又号令如山,自出山以来,战无不胜,连剽悍无比的金兀术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天王千万莫轻视他。“

杨幺视之,说话的乃是坐第三把交椅的首领夏诚。夏诚和杨幺都是龙阳人,比杨幺大三岁。他和杨幺同一天从钟相起义。绍兴元年,他指挥起义军大败宋鼎澧路镇抚使程昌寓的水军,获大批战船。去年又出兵攻破公安,是一位忠勇智兼备的将军,很得杨幺敬重。

杨幺见他讲重话了,不敢再大意,便道:

”诸位大将看看该如何打退岳家军?"

众人见问都领首沉吟,大厅里一时鸦雀无声。坐第二把交椅的黄诚有副统帅之称,觉得自己不带头献计,有点讲不过去。所以他沉吟片刻,便道:

“岳飞是贫苦农民出身,对劳苦百姓最为同情。我大圣天王继承老爷遗志,实行'等贵贱,均贫富'方略,使辖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倒不如请他上山,把我的第二把交椅让给他坐,和我们一道打天下,坐江山,如何?"

李成闻说,忍不住插话道:

”天王,我闻岳飞对宋室王朝极忠,他背上还刺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怎肯见异思迁背叛朝廷?"

“现在皇帝昏庸,朝廷漆黑--团。岳飞是聪明人,只要晓以大义,说不定还会投降我天王。末将黄佐和岳飞小时有同窗之谊,愿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岳飞归降。”

黄佐是举人出身,在起义军首领中算他喝的墨水最多。他五短身材,白晰脸庞,熟读兵书,多有谋略,所以大家都称他为“矮诸葛”。

杨幺见矮诸葛黄佐也主张诱降岳飞,便大手一挥,拍板道:

“好吧,先派黄佐到岳飞那里,劝他投降。如果他肯降,我这第一把交椅便让他坐有何不可?倘若他不肯就范,那就把他诱进湖里来宰了,看朝廷还敢不敢再派官兵前来骚扰我们?""天王英明,末将遵命。“黄佐领命,先行退下。”天王,我呢?“李成问道。

”你吗?哈哈,就留在我这里,陪我喝酒,看我杨幺收拾岳飞就是了。“杨幺大笑道。

”这。.....“李成似乎不愿意留下来。

3

岳飞到鼎州召集各统制到大帐里开会,讨论攻破杨幺的战略战术问题。

会上,各统制畅所欲言,谈了各自的看法。岳飞集思广益,充分肯定了大家在发言中的可取之处。最后,他强调道:

”在敌众我寡,敌守我攻的形势下,必须实施“剿抚并行”的策略。诸位统制要选拔能言者为使,深入湖区各营,晓谕杨幺将士前来投降。“

”遵命!“各统制应声而去。

会后,岳飞准备到附近观察地势。刚想跨出大帐门,中军王万进来禀报:

”元帅,有故人求见!"

“谁?”岳飞问。

“黄佐。”王万答道。

“黄佐?"

岳飞脑子一动,记起来了。那是他少年时在周倜处学射箭时的师兄,屈指一算,已经十八年了。黄佐从钟相起义,现在杨幺魔下为军师,坐第六把交椅。来的正是时候,便发话道:

”快快有请。“

黄佐进来了。老同窗久别重逢,免不了一番意外的惊喜和亲呢。

落座之后,黄佐道:

”师弟天资聪明,学文过目不忘,练箭矢无虚发。当年师父就说你将来必成大器。果然你智勇双绝,南征北战从无不胜。愚兄真为贤弟高兴啊!"

“师兄过奖了。想当年你我同窗学艺,同榻而眠,是何等亲密!我毕竟年幼,夜里睡觉常常踢被,是师兄夜夜帮我盖的被,为弟至今还记忆犹新呢。”岳飞笑着道。

“我也记得,有次我不小心误射死百姓的一只母鸡,严师罚我坐三天三夜禁闭,还不让吃喝,多亏贤弟冒险偷偷为我送饭送水。那时节我们哥俩的情谊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十八年来,为兄一日没忘。”黄佐说着说着,居然两眼泪汪汪起来。

“谁说我们不是同胞兄弟呢?”岳飞鼻子一酸,也居然有热泪在眼眶里流动。

岳飞和黄佐回忆过去的兄弟友情,都清醒地记住现在的敌我阵线,都执意想说服对方投降,便不约而同地说:

“如今咱哥俩该坐在一条板凳上了。”

此话一出,双方不禁相视而笑;笑了之后,便是沉默。岳飞知道黄佐不速而至的企图,有意让对方先开口,便启发道:

“师兄,你看咱哥俩往后该怎样坐在一起呢?"

黄佐早准备了--套言词,便道:

”贤弟,建炎四年初,金兵屠掠潭州,宋潍州团练使孔彦舟收集溃兵,诈称'钟相民兵',乘机大掠,百姓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宋主赵构只顾南逃,不顾百姓死活。在此情况下,为兄从钟相老爷揭竿起义,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杀奸官污吏,劫富济贫,深受贫苦百姓的拥护。十天之内,便有十九县数十万众响应。正当我主老爷应天顺人,志欲恢复中原,以安百姓的时候,却中了孔彦舟的反间之计,不幸被擒,惨遭朝廷杀害。后杨幺继承老爷遗志,继续起义。如今据湖立寨,拥兵二十万,除暴安良,奖育劝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你我从小就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杨幺敬贤爱才,他久闻贤弟智勇双绝,文武全才,嫉恶如仇,爱民如子,因此特命为兄前来聘请贤弟,同扶江山,为民请命。如蒙应允,他的第一把交椅情愿让给贤弟坐。贤弟生世不凡,勇智二字皆天下无人可比,来日定能破金灭宋,这华夏天下的万里江山,不就全姓岳了?当然,为兄知道贤弟从不谋求私利,但你也要为天下穷苦百姓想一想呀!"

岳飞不动怒,不插话,十分耐心地听完黄佐的这番长篇大论,然后又十分耐心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好哥哥,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是,当前民心不忘宋祚,为弟虽不才,但生在宋朝,况又封武昌郡开国侯之爵,授清远军节度使之职,焉有背叛朝廷窃国为王,让千秋万代唾骂之理?再说。..... "

黄佐有些沉不住起气,未等岳飞讲完,便抢过话头,又说道:

”贤弟,古人云,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且不说徽、钦二帝无道无为,被金人携去;就是现在的赵构,也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哪里是一代英主?如今,金、齐、宋、楚,各拥兵自重,人民离乱,未知鹿死谁手。贤弟不趁此时建功立业,还待何时?为兄此番之言,无须隐讳,与其说是为你我兄弟着想,倒不如说是为天下穷苦百姓着想呢。望贤弟三思,千万不可执迷不悟,悔恨终身!"

岳飞却不急不忙,微笑道:

”师兄,你还有什么话,干脆竹简倒豆子,一并道来!"“没有了。”黄佐也笑了。

岳飞接着道:

“师兄,为人立志,犹如处子之守身。岳飞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纵有陆贾、随何之口舌,也难挽我贯日凌山之浩气。再说,眼前国难当头,女真族欺侮我们汉人,劫我二帝北狩为囚,侵占我大宋国土,蹂躏我中原百姓,挖掘先朝的陵寝,其罪恶馨竹难书,万世都不可忘记此仇。而刘豫身为汉臣,却卖国求荣,为虎作伥,茶毒我宋民。师兄智能超人,难道不懂得谁是我们百姓当前最凶恶的敌人吗?当今皇上是赵宋江山的传人,民心民意之所向。也只有他才能号召全民,灭齐抗金。你主杨幺为人侠义,体恤百姓,不愧为一个英雄。但他目光短浅,恃勇无谋,居然和叛臣刘豫沟通,认敌为友,对抗官兵,所以他充其量是个草莽英雄,终究不能成就大事。师兄智若孔明,计超吴用,怎么也跟着他瞎起哄,做那些有悖天意之事呢?你我同窗一场,情同手足,恕弟直言,倒不如改弦易辙,劝说杨幺率二十万兄弟归降大宋,从此刀尖剑锋一致对外,灭齐抗金,千古留名!"

“我那天王杨幺,天生硬骨头,绝不会改变初衷!”黄佐颌首幽幽道。

岳飞见黄佐已被自己说动,便打铁趁热,追问道:

“那么,师兄你自己呢?"

”我?......“黄佐一脸茫然。

黄佐自告奋勇向杨幺领命,满怀信心地专程来说服岳飞归降,没想到反被岳飞那一番民族大义的真言所感动。但他此时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不知该说什么话好。

岳飞知道一个人改邪归正,变更阵营非一日之功,见黄佐低头不语,也不再逼,便温言道:

”人各有志,岂可相强?不过,师兄是聪明人,似可细细想一想。“

”是呀,你我都要细细想一想啊!"

黄佐也放松地一笑,其实他此时心里并不轻松,他想回去后再细想定夺。便告辞道:

“贤弟,时间不早了,为兄该回去了。”

“中军,送客!”岳飞也不挽留。

4

岳飞带中军王万、统制张宪巡视湖区几个山头回来,路过牛皋营房时,见牛皋正在营门口审讯-一个少年。那少年很倔强,道:"不见我岳飞叔叔,什么也别想问。“

”你这顽刁少年,明明是个奸细,却说俺大哥是你叔叔。我随大哥多年,他哪里有你这个黄口侄儿?你来干什么?快说。你不说,看我割下你的狗头,难道你不怕死么?“牛皋气凶凶说。

”怕死?哈哈哈,怕死还会跟大圣天王造反吗?“那少年哈哈大笑。

牛皋火了,一个鞭子就向那少年头上摔去。

”慢!“岳飞趋前挡住即将打到少年头上的鞭子,命令道:”快快松绑!"

“是!”一士卒答应。

“我就是岳飞,有事请讲!”岳飞微笑着对那少年道。那少年见是岳飞,顿即下跪叩头,道:

“叔叔,我是黄佐的儿子,名叫黄木,爹爹派我送一封密信给你。”

“贤侄请起,信在哪里?”岳飞扶黄木起来。

“在这里!”黄木提起一只脚,脱下布鞋子,从鞋底取出一方用蜡纸包的信出来,双手递给岳飞。

岳飞剥开蜡纸,将信展开,默念道:

“细思三昼夜,方觉弟言真;为消众疑虑,盼君独骑临。”牛皋、张宪同时急问:

“信中写的是什么?"

岳飞大喜道:

”太好了,黄佐愿意投降。黄佐乃杨幺谋士,又拥水师三万,独领一个山头。他如今愿意投降,吾大事可成了。“

”原来如此,小弟弟,误会了,请原谅。“牛皋对黄木拱拱手。

”没事!“黄木挥一下手。

”贤侄,前头带路,我马上跟你走!“岳飞对黄木道。

”大哥,贼党来降,深恐其中有诈,不可不防。“牛皋谏道。"古人有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欲破杨幺,全在黄佐一人身上。难道真要用我的陆师,攻他的水师么?“岳飞笑道。

”元帅,你一定要去,我们陪你一道去。“王万、张宪同时道。

”不,黄佐和我有约,岳飞我岂能怕死背约?“岳飞说完,便由黄木引路单骑出营,向黄佐大寨奔去。黄佐大寨设在益阳,从鼎州至黄佐大寨,要绕过杨幺的总寨。所以整整走了两个时辰,方到寨前。

岳飞命黄木先进寨通报,自己留在寨前等候。

”父亲,岳制使到来了。“黄木气喘吁吁道。

”多少人同来?“黄佐问。

”只有岳制使一人骑马而来。“黄木答道。

”好哇,够勇敢的。“黄佐心里说道。

随即,黄佐召集各部将到大帐里议事。待大家到齐,黄佐面谕道:

”岳家军奉旨前来剿抚我们洞庭湖兄弟,几天前就进驻鼎州,此事诸位都已经知道了。岳制使智勇双绝,号令如山,战无不胜,连强金都闻名丧胆,不战而逃,这也是大家早就听说的事。我们大寨水兵三万,虽有勇力,也不怕死,但毕竟未经正规训练,不是岳家军的对手。若与他交战,万无生还的道理。如今岳制使单骑而来,诚信可知,必善待我们。所以我想,与其负隅反抗,全军覆没;倒不如向他投降,求条生路。你们意下如何?"

听黄佐这样说,大多数部将都道:

“愿听头领吩咐,开城迎接岳飞便了。”

但也有一个姓郭的将军道:

“倘若大圣天王怪罪下来,如何是好?"

”几天前,天王曾对我说,能战就战,不能战就降。“黄佐灵机一动,无中生有,说了这句敷衍的话,接着又道:”如果有人不愿意随大家一起投降岳飞,也不勉强,可以从大寨后面地道先行回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来临,身边队友全是大佬

喜乐平安

纪元的黎明

家有小妖

在哈利波特学习魔法

奇怪的飞鱼

反派师兄,我家师妹都重生了

浩瀚海渊

萌妻来袭!冰山先生你别跑

谈毛线

涅盘重生:邪医归来后都颤抖吧

Y咏苼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