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各怀鬼胎,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次攻打宋国,真正出力的是齐国。赵、魏、韩三国没出半点力气,怎可前来分我们的地?”苏秦对潜王说。

“爱卿说得对!寡人也是这个打算。”

湣王说着,招呼田触、田达两位将军到前面来。命侍从斟了两盅美酒,--端起,送到田触、田达面前:

“二卿伐宋有功,寡人赐二卿一盅美酒。”

田触、田达恭敬地接过美酒,同时听到齐愍王命令道:

“立即密遣三支队伍,埋伏在睢阳、外黄、定陶西、北面。韩、魏、赵三国兵马一到,就全歼他们,不得走脱一人。”

田触、田达仰脖一饮而尽,齐声谢过潜王,转身奔出宴厅,去布置伏兵。

赵将廉颇、魏将晋鄙、韩将暴鸢,各领三万兵马,从成皋出发,千里迢迢,一路急驰到定陶、外黄、睢阳三城。他们刚刚进入北郊和西郊,就遇到齐军猛烈伏击。许多将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栽倒地上。暴鸢、晋鄙、廉颇发现上当受骗,急忙抽兵撤走;齐军随后紧紧追赶,又是一阵厮杀。暴鸢、晋鄙、廉颇突出重围,到安全地带清点队伍时,各自带领的三万人马,都只剩下百把人不等了。

暴鸢、晋鄙、廉颇怒火冲天,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各自回国告状去了。

3

彤云密布,朔风呼啸。

扬起的黄尘,追逐着长长的队伍,向前旋转而去。

队伍由三百辆高车和前后护卫组成。领队的前一百辆车,装着从宋国搜刮来的黄金珠宝,巨鼎祭器;中间的百辆车子,坐着齐滑王、苏秦、夷维等人,他们高谈阔论,一路上说着兼并宋国的过程,得意的笑声比朔风的呼啸声还要响亮。

后一百辆是战车。田触和田达在齐王启程返国前,临时拨出一百辆车子,五百名健卒,配合千名侍卫,共同护送齐王。这样可以增添王室的气派,也可以显示灭宋后齐国强大威风。前头引导的侍卫、仪仗队,首先进入临淄。成千上万的齐人早就候在城门两边,迎接他们的大王凯旋归来。

毕成挤出人群往前看,队伍中驶出几辆高车,向着这边驶来。高车停住,苏秦跨出了车栏杆。毕成见苏秦两鬓渗出几根白发,不禁感到心酸。他搀住苏秦,一边往府内走,一边悄声说:

"看来大人又不能歇息了。“

”此话怎讲?“苏秦不解地问。

”齐灭宋后,赵、魏、韩三国得不到土地,还挨了一番痛打,损兵折将七八万人,他们已经喧腾起来了。特别是秦国,为齐国势力的扩张大感不安,他们都对齐国强烈不满,这种情势下,大人还能闲得住吗?"

“我属马,只怕没车拉。”苏秦风趣地说。

他们走进书房,使女出来为主人脱下披风。两个男仆抬来铜盆,生起炭火,室内立即暖和起来。苏秦坐在暖席上,接过美妾献上的热茶,慢慢地喝着,一边听毕成继续汇报:

“奏王因失去东方盟国而恼恨齐国,非举兵讨伐齐国不可。魏相孟尝君因被排挤而憎恨齐王,劝魏冉起兵攻齐。赵国大臣韩徐为奔走于赵、秦之间,极力撮合两国伐齐。秦的盟主地位开始形成,原先合纵伐秦快要变成合纵反齐了。”

从毕成的汇报,苏秦想象得出各国君王恼怒的情景,他为秦、赵、魏、韩四匡的合纵感到兴奋,心底深处涌起一股激情,那激情推动着他,使他更加坚定地沿着“兴燕乱齐”的既定目标前进。

毕成从主人脸上看出了自负和亢奋,他提醒道:

“列国情势对我们很有利,但是齐国内部还不够紊乱。后起之秀田单,召集王烛、太史敖,以及孟尝君派来临淄的耳目皮里蚤开会,不知商量些什么。这几天活动更加频繁,在下觉得他们是在针对大人。.... "

”你放心,我收买了齐王宠臣夷维,有何动静他会及时告诉我的。“苏秦自负地说:”我还离间了齐王与孟尝君等人关系,剩下的田单、王烛、太史敖之流,与齐王疏远得很,兴不起什么大风浪。“

毕成欲言又止,总觉得田单、孟尝君的勾结,对三人潜藏着极大威胁。既然主人不能重视,那么他可要多留点神了。

主仆继续谈论着齐国内政外交,不知不觉中,窗外暮云四合,要说的话却没完没了。厨子将酒菜搬到书房来,让他们一边饮酒暖身,一边纵论天下。....

齐滑王兼并宋地以来,日渐骄恣。他重新思考秦王奉送的帝号,准备称帝。他命宠臣夷维,集合卫、鲁、邹三国君王到临淄,演习称臣仪式,而他坐在帝座上,俨然是个天子。

老臣王烛看不过去,劝他不可妄自尊大,结怨邻国。齐湣王睁圆双眼说:

“朕损燕灭宋,辟地千里,败魏袭楚,威加诸侯。鲁、卫尽已称臣,泗上无不恐惧。早晚领兵兼并二周(即东周西周),将九鼎迁到临淄,正式称帝,以号令天下。”

“宋王偃因为骄傲,因而自取灭亡。”王烛苦苦力劝道:“周虽式微,名份凛然。若可吞并,秦、楚二国早就动手,何至今日?大王以发兵为游戏,视战争为等闲。不知战胜则兵骄卒傲,养成讹诈之性;战败则甲破斧缺,损伤国家元气,这对齐国很不利啊!"

”当今至强者,秦也。秦连年征战,无不得意,至今国富兵强,损了哪些元气?"

“富强难恃以为常,骄暴必招亡国恨。”王烛不理太史敖的暗示,直言道:“桀宋骄暴,已为大王诛灭;大王骄暴,又安知不为桀宋之续乎?"

湣王大怒,咆哮道:

”天下诸侯,皆服齐强。寡人不诛人足矣,谁敢诛杀寡人?你竟敢在此胡言乱语,看寡人今日诛你这个老贼!"

眼看滑王又要杀人,田单、太史敖慌忙出面劝阻。

坐在左首的苏秦,一直静观默想着君臣对话。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何耿直之臣说话都是直来直去?他们进谏时不是用委婉语言,说得对方心情舒畅乐于接纳,而是用极端词句激怒对方,这种方式如何能教被谏者接受呢?看来这种人再多,也不够让暴君砍杀。

见君臣又吵起来,苏秦起身奏道:

“大王,王烛大夫年老昏庸,又呆板迂腐何必与他计较?不如免其官职,让他退归林下贻养天年,也显得大王仁慈之心。”

湣王觉得苏秦的话中听,就说:

“看在苏先生面上,孤且留他一命。左右逐他出去,永不得再回临淄。“

侍卫们上前挟起王烛,拖了出去。。

”以后有谁再来耳边聒噪,寡人决不轻饶。“滑王警告地说。众臣低垂着头,谁也不敢作声。

齐国境内,异象频传。忽一日,听得轰隆一声,泰山坍塌一半;硕大无朋的巨石,落下来时竟把地面砸成一大窟隆,泉上漫起,形成大湖。忽然地面裂开丈余,地下泉水冲天而起,转眼间便成一条大河

太史敖以为是个进谏的好机会,便鼓起勇气跑进宫来,对滑王说:

”齐境异象环生,怪事迭出,是上天示警于人,大王应该自省、罪己。..... "

“上天也和寡人一样,要发脾气就发脾气,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愍王瞪眼斥道:“你若再敢蛊惑人心,寡人发起怒来,也降个怪异给你看看如何?"

太史敖吓得拔腿就往宫外逃。

然而,滑王却听从苏秦的建议,释放人质,大赦天下,说这样可以平抑灾厄,安定人心。

田单、太史敖等人都感到可笑,但都不敢进宫谏言。

苏秦送襄安君回燕国后,觉得反齐时机已经成熟,便密修一书,命毕成送往燕都,交给燕昭王。苏秦在密信上说:

”臣离间齐国获得成功,秦、赵、魏、韩、楚五国无不仇恨齐王,齐国已经被彻底孤立,没有哪个国家肯帮助它了。大王可趁此良机进攻齐国,先派两支部队佯攻齐之晋邑和阳城,臣再设法削弱齐军力量,然后联合五国,一举吞灭齐国。.... "

读罢密信,昭王兴奋不已,对乐毅说:

“寡人忍辱负重,至今已有二十八年。现在齐王骄恣暴虐,上下离心,正是上天灭亡齐国的大好时机。寡人想调集全国的兵马,与齐国拼死一战,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大王志意既决,微臣敢不效力?“乐毅答道:”然齐国地大人多,士卒能征惯战,若轻易图之,不能置其死命。以臣计之,当与天下诸侯共图之,方可取胜。“

”合诸侯共击之固然好,但恐诸侯各有所图,未必尽如朕意。“”诸侯各有图谋,合之要有先后。“乐毅将自己思谋的方略献给昭王:”燕国比邻赵国,大王若能先与赵国联合,那韩国必定相从。秦王乃贪利之徒,若请赵转说伐齐之利,则秦必从。至于魏国,因相国孟尝君衔恨齐王,若闻燕国伐齐,必劝魏出兵助燕。楚虽恨齐,但表面上仍很友好,齐急必先投楚,将来灭齐者,必楚也。应先合楚,留作他日之用。“”爱卿所议,深得寡人之心。“燕昭王离座,向乐毅纳头便拜:”寡人就将伐齐大事,全权托付爱卿了。“

”臣蒙大王擢于异国,位在上卿,家人、宗族皆食于燕。又蒙大王恩宠有加,正恐难报大恩于万一。今逢此良机,当为大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乐毅慌忙拜谢。

昭王大喜,拨高车驷马,供乐毅乘坐;又搬出黄金白壁、锦缎玉帛,交乐毅作游说之用。

乐毅还与盛庆议定一个攻城方案,然后才登上高车,前往赵、魏、楚、韩游说去了。

与此同时,盛庆率领五万人马,向齐之晋城发起猛烈进攻

4

燕军进攻晋城的消息,由毕成带回来后,苏秦说声知道了,即

去挑选黄金珠宝。

这些宝器,都是上次燕昭王交给苏秦用干行赂、打点的。当时苏秦就给裹安君留了三箱,以备急难时用。剩下七箱,送给齐憨王三箱,夷维、韩珉、公玉丹等人各一箱。余下一箱,现在正派得上用场。

苏秦选了两颗夜明珠、十对白壁,还有百镒黄金,于天黑时,乘着高车,来到夷府拜访。

夷维两耳垂珠,满脸福相。终日笑嘻嘻的,给人心肠好、热于助人的感觉。苏秦知道夷维酷爱珠宝,据说夷维谋取上卿时,花去了不少珠宝,坐上高位以后,就想好好地利用职权,将花去的珠宝全部

“赚”回来。

黄金、白璧送到夷维手中,夷维的目光顿时变得热烈而且有

光彩。苏秦知道已经打动了夷维的心,便将自己来意和盘托出。夷维连连点头,一再表示当全力以赴。

第二天,夷维进宫求见齐潜王。

潜王正为燕军攻晋城感到手足无措,他几乎不敢相信是真的。自从燕王派儿子襄安君到齐国为质以来,他对燕王忠深信不疑,当然,那厚重的礼物,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没想到事隔一年,燕国竟敢发动进攻。而这时的他,手中没有了人质,如何惩罚燕国,阻止这场突发的战争?

潜王急怒攻心,见夷维进来,像溺水的人遇到了救命稻草-- 样,急问:

“你有什么好主意,能解救寡人之急?"

”燕国进攻齐国,是想夺回被齐国占领的失地。“夷维搬出苏秦教的话:”现在燕军在晋城按兵不动,说明他们兵弱计穷,筹划不周。大王为何不派苏先生为将,率军迎敌呢?以苏秦之谋,率军应付弱燕,燕军必败。只要打退燕军,赵国就不敢不听齐国的号令了。“潜三不知道夷维得了苏秦的好处,他还以为夷维是他的心腹,因此采纳了夷维的建议,召苏秦前来受命。

”燕军攻晋城,威胁齐国安全。寡人欲发兵迎敌,愿意让爱卿为将。“湣王真诚地请求。

”臣不谙兵法,怎能带兵打仗?大王派臣迎敌,不胜则已,恐怕连臣都将落入燕人手中。战若不胜,就一发不可收拾,望大王三思而行。“苏秦谦辞道。

苏秦越是推辞,滑王越认为他在谦虚,就坚持要派他去。滑王说:

”行了,寡人了解卿的本领,就放心地去吧。即使不胜,也与卿

无关。“

苏秦装着勉强受命的样子,带领五万齐军向着晋城急驰而去。

毕成预先赶到晋城,将齐军行动路线告诉给盛庆。盛庆将计就计,突发奇兵,半途中伏击齐军。只一仗,就消灭齐军三万多人。

苏秦收拾残兵败将,匆忙退守阳城。写了一本奏书,书曰:“大王过份抬举臣,令臣迎战燕军。现在损兵折将,死伤三万余人。臣有该死之罪,伏求大王将臣送交有司处以极刑。”

毕成一看大惊失色,问:

“大人怎能这样写呢?要是齐王当真翻脸,岂不自投罗网?"”我也知道这样做要冒很大风险,但有何良策?欲将强齐削弱,唯有豁出一切。“苏秦无可奈何地说。

毕成怀揣奏书,赶回临淄,取出几样宝器送给夷维,要夷维在湣王面前多多美言。

夷维欣然答应,进官面见湣王。潜王正在饮酒赏乐,一见夷维进来,就召过去共饮。

面红耳热时,夷维拿出奏书呈给潜王看。

”臣听说,出征前苏先生说他不善带兵打仗,是大王非要他去,可有此事?"

“有,有。”湣王看罢奏书,惭愧地说:“这是寡人的过错,不怪苏先生打了败仗。”

“其实,苏先生兵败晋城,并非用兵上的失误。而是燕军占了天时地利,侥幸取胜。臣听说,燕军这种侥幸心理大作,想一举攻占阳城。大王何不派田触将军率十万大军前往阳城,击溃燕军的包围,救出苏秦先生?"

醉熏熏的齐愍王,听信了夷维的话,当即命令田触率军奔赴

阳城。

毕成抢先赶到阳城。与苏秦谋划了一个计策,欲置田触的十万大军于死地。

苏秦和盛庆密商之后,把齐军的装备、军旗留给燕军,然后带着一万多人的齐军,”杀出“阳城,返回临淄。

盛庆命二万燕军将士穿上齐军戎装,在城头竖起军旗,守在城中“迎接”田触将军进城,自己亲率三万燕军分成两路,出东、西二门,转入丘陵地带埋伏。等田触率军进入护城河以后,再从丘陵中冲杀出来,切断齐军的退路,形成里外夹攻的态势。

现在,田触站在战车上,率领着十万兵马,风驰电掣地向阳城推进。

田触远远地望见阳城城墙上的旗帜,心里感到一阵宽慰阳城尚在齐军手中,苏秦能以一介书生坚守至今,实在不简单。他派出一个将佐来到护城河前喊话,命城上守军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让他们进去与苏先生共商御敌之策。

城上的守军听见了喊话,看见了黑压压的齐军队伍。立刻打开了城门,又击鼓三通,举一帜,守在土墙内的“齐军”立即操纵辘轳,吊桥咯吱咯吱地放了下来。

齐军先头部队通过了吊桥,接着中军紧紧地跟上,后军则涌到护城河前等待过桥。守在土墙后面的“齐军”,快速潜行,返回城门以内。

埋伏在东西两边丘陵地带的燕军,在盛庆率领下,悄悄地运动至南面,来到齐军的背后。城头上的齐帜突然倒下,升起一面面燕旗。“齐军”击鼓六通,举四帜,悬门(板闸门)表然落地(城门有两道,内为板闸门,外为大门),箭矢飞蝗一般射下,石块、铁藜蒺像冰雹一般掷,还投放燃烧着的“累答”、“火”等。

进入土墙、鹿寨障碍区内的齐军先头部队,在毫无准备下猛然受到袭击,中矢、挨砸、栽倒一大片;未被击中的抱头乱窜、四处奔逃。一部分逃进城门门洞,被从上面倒下的滚烫热水、撒下的细沙以及点燃的烟肚烫伤、烧伤或迷住眼睛。大部分人则往土墙、藩障外逃,与上了吊桥的齐军相撞,有的落入护城河中,被埋在水底的竹尖刺死;有的竟与涌过来的齐军拼杀起来,企图杀出一条血路。

这时,城上的弩机、石机发挥远程射击之功,利箭和石头像暴雨一般射到吊桥上,将拥挤成一团的齐军,射死,砸伤了不少。齐军乱如马蜂,转眼间便把护城河填塞得水泄不通。

在后军催促前进的田触,发现中计后,急忙命令中军、后军撒退。但他还没退出一里地,就遇到燕军密集箭雨的扫射。田触瞪着

血红的眼睛,指挥齐军将士,以骑兵、车兵开路,杀开一条血路,终于逃出了燕军的包围圈。

田触清点一下队伍,十万齐军只剩下五万多人。他重整好队伍,狼狈不堪地逃回临淄。他不敢去见潜王,害怕湣王问他死罪。但他心中窝着一股怨气,他打过几十仗,从未受到这样的惨败。他怀疑苏秦与燕军暗中勾结,否则燕军怎么会改旗易帜,引诱他飞蛾扑火?

他回到司马府,召集田单、太史敖、皮里蛋等人开会。他说了这次兵败阳城全部经过,以及种种疑惑。

田单说,根据他的长期观察,苏秦是打进齐国、阴谋颠覆国家

的大间谋,他所作所为都是为燕国复仇作准备的。可惜大王执迷不悟,还将他引为心腹知己,这真是齐国最大的悲哀。

太史敖赞同田单的看法。他说自苏秦入齐以来,奇事怪事层出不穷。先是杀死了田甲兄弟,继而赶走了孟尝君,接着齐楚关系破裂,齐赵反目成仇,现在又利用伐宋之胜,刺激秦、赵、魏、韩、楚诸国的妒忌、仇恨之心。这样下去,齐国非亡在苏秦手里不可。经太史敖一说,大家都为齐国命运而担忧。

皮里蛋笑了笑,以安慰的口吻说,他奉孟尝君之命来到临淄,就是要寻找机会刺杀苏秦。这个办法早就由田甲兄弟提出来了,孟尝君当时就是不肯采用。直到他被赶出齐国,大王利用秦人之手谋害他,他逃到魏国以后,才明白“庆父不死,鲁难不已”的道理。他说若不除掉苏秦,齐国将永远不得安宁。

皮里蛋的话使室内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大家沉默了好--阵子,都说非常时期,也只好用非常办法了,只是派谁去刺杀苏秦呢?

皮里蛋自告奋勇。他说他早就想报孟尝君的恩了,只是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到面前,就让他来试一试牛刀吧。

于是众人嘱他小心,教他行刺之后,立即逃离临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萌妻来袭!冰山先生你别跑

谈毛线

穿越星空只为你,我在古代做锦鲤

红尘嘻嘻易

暮客紫明

容乃公

全系灵根!嚣张神女无敌了

溯野888

霸阳合欢

吉墨森森

摆烂苍蝇王和他的离谱手下!

大屁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