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李雄归来
滇草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李雄归来,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滇草乌,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雄归来
李亨虽然在长安草草称帝,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全部走了一遍。
既然大唐帝国已经换了皇帝,自然要传诏四方,宣告大唐帝国进入李亨时代。
而长安之战,随着李光弼和李嗣业前后率领支援人员到达,再加上之前的六军校尉,在精锐兵力方面,已经达到了将近十万人。
而他们的到来,不仅进一步加强了长安城的防守力量,还有了反击叛军的力量。
和他们这些在长安城的将领或自愿或被迫,都算是拥护李亨称帝的人员,而一直防御被动挨打,也不是唐军的风格。
再加上新帝临位,被围困的众人肯定是要做出反应,这段时间被动挨打,就是为了等他们二人的支援,现在支援已到,他们自然要出击一波。
此时兵部大堂内,李亨身穿龙袍坐在主位,哥舒翰正在布置接下来的战事。
哥舒翰扫视了一眼在座的将领以后,开口说道“想必中卫这段时间一直被叛军攻打,心里也憋了一股气,现在我方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叛军,所以我决定,明日发动一波反攻,争取找到机会一举击溃安庆绪的叛军,彻底改变目前的战局。”
听到哥舒翰的话,先到来支援的李光弼显得十分无所谓,在他看来,己方这么多的人员和猛将,足以对叛军形成碾压的优势,但是却一直被动挨打,这可不是他李光弼的风格。
虽说守卫长安城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嗯,但是在他认为只有不断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手段,被动挨打迟早都会出问题。
所以他也并未出言反对,则是静静的等待着哥舒翰下一步的任务分配。
而同样参加会议的夫蒙灵察和李嗣业,却是皱起了眉头,最终还是李嗣业忍不住开口反问道“哥舒翰大人的话,虽然是事实,但是末将认为还是再等一等比较好。
但是现在局势不利的,应该是安禄山的叛军才对,毕竟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麾下大将顾仆怀恩,已经在常山击败了史思明解了太原之围,而下一步即将威胁范阳。
并且派遣往樱花国的高仙芝大人,也已经率领两万大军返回大唐,现在正在猛攻平卢。
再加上在河北等地高举义旗的颜真卿和颜杲卿两兄弟,已经让河北十三郡县,重新回到了大唐的掌控。
安禄山现在的叛军可以说是到处烽烟四起,除了大量的兵力被我们牵制在长安,后方可以说已经快要形成夹击之势。
正因为是这样,安禄山不得不率军返回洛阳,然后北上救援自己的老巢。
不然真等高仙芝大人打下了平卢,与郭子仪节度使会师范阳,再加上有颜真卿和颜杲卿兄弟,在河北等地的外围牵制叛军。
那范阳绝对守不住,那时候安禄山的老巢可就真的丢了,到时候南北夹击之势正式形成,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也仅在顷刻之间。
所以末将希望陛下和哥舒翰大人是否再等一等?
毕竟只要我们守住长安,将叛军的十三万大军拖在此处,让他们无法回撤支援河北,便是对河北战场的最大支援,现在更着急的应该是叛军,而不是我们。”
随后,李嗣业看了一眼众人以后,接着说道:“如果真的要对叛军发起进攻,末将也认为应该再等一等,毕竟还有一路支援大军已经快要到来。”
这时哥舒翰接过话题说道“你说的是李雄吗?”
“是的!”
“李雄率领的十五万安西军,距离长安已经不足五天的路程了,只要等到对方大军一到,必能解决长安城之围。”
而轮换下来休息参加此次会议的李佐国和高秀岩,在听到消息以后都对视一眼,然后从对方的眼中都看出了兴奋。
在他们的心中,只要李雄一来,城外的叛军必定被轻松解决,到时候又可以跟着李雄征战四方了。
其他将领在听到还有十五万大军即将到来的时候,也面露喜色,尤其是与李雄共事过的将领更是如此。
甚至连参加此次会议的六经校尉之一的郭昕和李怀光,在得知李雄率领安西军即将到达的时候,也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他二人手下的将士中,有一半以上基本都是安西军出身,要知道,当时李雄被抽调的六万人中,有三万人被留在了长安,成为了六军校尉。
这些抽调而来的安西军,在此次的长安城防守战中,可谓是中坚力量,尤其是最初崔乾佑进攻长安的时候,更是顶住了一轮轮的进攻。
只是众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是,一直站在李亨身后的李辅国,将众将的表情全部收入眼中。
而众人对待即将到来的李雄态度,别让这位大太监感觉到了一丝危险,随后,将长安城的士兵来源,以及,现在长安城这些将领的情况回想一番以后。
让离富国不由得后背发凉,因为他发现,李雄虽然人还没有到,但在长安城的势力实在太大了。
现在长安城的这些士兵和将帅们,多少与李雄有所牵扯或交往,如果李雄真的有不臣之心,绝对会比安禄山的叛乱,还要让人绝望。
但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他也只能将这份猜想牢牢的埋在心底,等待合适的时机,向李亨进行汇报。
其实众人不知道的是,要不是李雄提早布置,让边疆将士开始轮换,并且说服李隆基成立六军校尉,加强中央朝廷对军队的掌控力,那长安城早就如同历史上一般落入叛军之手了。
而李亨也不会在长安称帝,而是在朔方这个大唐边疆小城,草草的成立了草台班子。
而河北的局势,也不会如同现在这般,让安禄山首尾不能相顾,甚至已经快要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了。
而此时的哥舒翰看着下方众将领的表情,也是感觉骑虎难下,其实作为老将,他何尝不明白现在的局势。
但是昨天夜里,李亨派人将他秘密招进宫内,希望他率领大军出战一波,毕竟李亨刚刚登基,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虽然哥舒翰进行了一番劝解,但最终实在,拗不过李亨一再要求,所以才有了今日的会议召开。
哥舒翰偷偷的看了一眼,坐在主位李亨的脸色后面,最终还是决定完成这位新帝的交代,毕竟有的时候战争就是为了政治而服务,完全没有对错可讲。
随后他示意,正在议论纷纷的众人保持安静。
“李嗣业将军所言有理,但是我们还是要出兵试探一波。”
哥舒翰此话一出瞬间,让在座的众人炸开了锅,明明有更稳妥的方法,为什么还要采取冒险的行动。
毕竟战争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招不慎有可能满盘皆输,一向老奸巨猾的哥舒翰,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偏偏要反其道而行?
而同样作为老帅出身的夫蒙灵察,看了一眼哥舒翰,再看看坐在主位上的李亨以后,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
伸手拉住了,正准备出言反驳的李嗣业,当对方目光看过来以后,夫蒙灵察对着李嗣业摇了摇头,示意对方不要开口,等对方把话说完。
而哥舒翰,看到夫蒙灵察的动作以后,投过来的一个感激的目光,随后接着说道“虽然李雄率领的十五万安西军,即将到达长安。
但是我们还是要出城,与安庆绪的叛军一战,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打乱叛军的进攻节奏,让我们不至于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要让叛军看一看,我们也有与他们一战的实力。
二是,让叛军在得知李雄即将到来的时候,也不敢轻言撤退,通过与对方一战,才能让对方明白此时想撤退,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只有这样,才能让叛军心有忌惮,牢牢的被我们拖在长安城外,等到李雄的大军一到,即可发动决战,一举歼灭安庆绪的叛军。”
此刻,在座的将领似乎被哥舒翰的借口所说服,都没有在反对,只是默默的表示认同。
看到众将没有在出言反对哥舒翰硬着头皮安排道“同样,为了保证长安城的安全,此次出战,东尉、西尉、虎贲尉,再加上长安城内的一万多进军不动。
其他的陌刀尉、中垒尉、精骑尉,所剩的所有人员,会同李光弼和李嗣业两位节度使所带领的人马,总计六万精锐兵力共同出击叛军。
和此战直接从东面的延兴门出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争取直接将进攻东面城墙的叛军直接击溃。
然后战线南移,进攻叛军的南面,如有机会,最后背靠启夏门与敌军完成对峙,此战,老夫将与你们共同出战,征战叛军。”
这时夫蒙灵察忽然打断道:“此战就交给老夫吧!这时候你还不能离开长安城,你需要留在长安城内调度其他大军。
再说了,老夫看安禄山早就不顺眼了,这次有机会收拾他的儿子一番,也算是如了老夫一番心愿。”
哥舒翰权衡利弊一番以后,对着夫蒙灵察行了一礼“那就,拜托将军了。”
看到哥舒翰已经将事情安排妥当,一直坐在主位未说话的李亨,起身对着众将领行礼后说道“此战关乎大唐之未来,还望众将士不辜负朕的期望。”
领到任务的众将,纷纷出列“我等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随后,李亨便带着太监李辅国离开了兵部大堂返回了御书房。
等到李亨离开以后,众将士们也纷纷走出了兵部大堂,随后,李嗣业快步的追上了,走在前面的夫蒙灵察。
夫蒙灵察看了一眼追上来的李嗣业后,边走边说道“你是不是还在疑惑,我为什么阻止你刚刚准备反驳哥舒翰?”
“还请大人解惑”
“唉!”
“哥舒翰是身不由己,其实今天这场会议,不是哥舒翰要召开,而是当今刚刚成为天子的陛下,让哥舒翰召集的。
不然以哥舒翰的眼光和大局,怎么会不明白,现在与叛军开战不是最好的时机?
但是你要记住,战争没有对错,尤其是一些关键时候,战争不过是某些人为了获取利益的手段罢了,至于胜败,则不是这些人需要考虑的。”
此刻,这位被西域各国称之为神通大将的男人,也陷入了一丝的迷茫,毕竟李嗣业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
朝堂上的这些弯弯绕绕,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完全就是降维打击,随后,他摇了摇头,将这些想不明白的事情抛之脑后。
自言自语的道“看样子我还是适合战场,这些让人头疼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而当李亨和李辅国回到御书房以后,李亨的脸色明显阴沉了下来,没想到只是一次让大军出战的会议,居然搞成了这个样子。
而参加会议的将领,除了哥舒翰以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对他带有一丝轻视,虽然自己现在称帝,遥称远在蜀地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但是自己毕竟没有得到李隆基的正式传位诏书,造成了现在大唐二帝临空的局面,这些将领心里肯定是有其他想法的,毕竟大部分主将,都是李隆基时期亲手提拔起来的。
这时伺候在一旁的李辅国,看见自家主子脸色不佳。
随后,小心翼翼的将自己发现的情况,一一禀报给了李亨,毕竟他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而最终的决定还是需要李亨来做。
当听到自己的心腹太监将事情汇报完毕以后,李亨虽然面色平静,但是内心同样震惊不已。
没想到安禄山这条恶狼还没解决,又出了李雄这么一头猛虎,而且这头猛虎还有可能一口将自己吞掉,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亨怎么可能不心惊?
“你说的可是事实,经过老奴一番查验以后,现在长安城中的将士,确实是有大半是李雄的旧部。
而且安西节度使李雄,即将率领十五万大军到来,陛下也要早做准备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