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个侠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请放心,七侠情缘,第八个侠客,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章 请放心
那日滋圃从林则徐府上归来,未及与其他人说话,便躲在屋里,张钊见他独坐幽室,面带忧色,眉头紧锁,便上前询问。
“一日未见滋圃兄,还以为你又去了十三行,适才我去找夫人,才知道你去了林府还银子,见你如此心烦,可得闻欤?”
滋圃见教主对其关怀入微,心中郁垒顿消,倍感舒畅。遂趋步向前,欲向张钊行礼拜谢。然未及其躬身,已被张钊拉住。
张钊嗔道:“不是说过,以后在会中无需行这旧礼么?我年龄比你小很多,应该喊你一声前辈才对。”
滋圃回道:“教主虽然年幼,而英明盖世。当年,教主单枪匹马,手刃奸贼童贯,威震四海,继而建宗立派,奠定千秋伟业。我辈后进,才疏学浅,岂敢与教主平起平坐呢?
今若我不敬教主,恐为会中后辈效仿,上行下效,风气日衰。那时,教主威严何在?又如何能令众人俯首听命,共谋大业?”
张钊噗嗤笑了起来:“原来关兄是为了我好,不过若我能效法林则徐大人,我想会内不会有人不服。”
提及林则徐,滋圃冷哼一声,怒意难掩:“我原以为林则徐乃正人君子,岂料其祖上林高德与关中堂有旧怨。林高德贪财好色,害我世祖。幸得教主当年舍身相救,否则哪有我们关家后人。?”
张钊一脸吃惊,说道:“林则徐的世祖是个贼寇?这...这怕是个误会吧!”
滋圃转脸看着张钊,问道:“教主,您不是说已经回忆起往事了么?我夫人祖上传下的《前世集》中有记载,六百年前,您亲口对关中堂的后人说过此事,我的父辈亦曾给我说过此事。难道...您都忘了么?”
张钊道:“也许时间太久,很多事情不尽然都记得,改日你把那本《前世集》借给我看看吧。”
滋圃起身抱拳。
这日,张钊漫步于羊城十三行附近的新豆栏街,遥见远处人群聚集。趋近观之,见数名华人簇拥于一扇大门之前,门内坐着一个洋人,他身着水手服,头戴高帽,鼻下一瞥八字胡,坐在方桌旁。
又见数名华人蜂拥而至,他们前赴后继,几欲仆地,洋人操着生硬的汉语大叫道:“别慌,都有份,一天一个大元,明日只要把货从西港大船上搬下来,就有钱拿。”
听闻洋人说这话,一个壮汉从后面挤了上来,奋力将其他人拨开,怒斥道:“谁敢和老子抢饭吃?”
此汉子头顶光秃,众人见状,皆惊惧退避,有人叫道:“你不留清辫,难道想造反不成吗?”
汉子笑了起来:“老子从小就没头发,官府也拿我无奈,要说不留清辫,这人不也没有辫子吗?”
张钊见这汉子指着他,遂抱拳向众人说:“诸位父老,我确没有留辫,但林则徐大人已为我向官府陈明。望诸位勿怪。”
洋人在一旁抚掌大笑,口中说着洋文,张钊虽然不懂,但知道一定不是什么好话。
张钊不知此处何地,便询问一旁的老伯。
老伯手指上方,张钊抬眼望去,只见“华人救济处”四字赫然在目。
老伯说道:“我们这些老百姓没日没夜得做工一日也才得十个铜板,如今洋大人开了眼,居然给出一个大元的工价,虽然是苦工,但若是管得温饱,再苦又如何?”
一旁有个年轻小伙,上下打量了张钊一番,怒道:“你这富家子难道也来和我们抢饭碗吗?我看你还是回去抱你的小老婆去吧。”
这时一旁的人都跟着大笑起来。张钊道:“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怕是假的,那洋人一定给不出那么多钱来。”
老伯说道:“年轻人莫说胡话,这救济处可是朝廷开的,有知县大人担保,岂能有假?”
门里的洋人听见张钊说这话,胡子都气歪了,便把他叫了过去,说道:“小子,你来做工,一日便可得两个大元。”
那老伯十分不悦,上前理论道:“为何富家子做工一日得两元,而我们却只得一元呢?”
一旁的华工听到,纷纷抗议。
洋人大喝道:“这人身强力壮,你们一日若能搬运十袋货物,这人必搬运二十袋,得的工钱自然是你们的两倍。若你们也能搬二十袋,自然也有两块大元可拿。”
这话说完,那汉子大吼一声,旁边的人吓得都躲到一旁。
汉子走到洋人身旁,拍了拍脑门,叫道:“老子一天搬四十袋,我要四个大元,要是你不肯,老子就把你的摊子掀了,叫你一个人都雇不到。”
洋人吓得哆嗦了几下,但见这人身高力壮,心下却欢喜起来,连忙应下。
张钊心道,我虽身居观北门中,平素里衣食无忧,然向关夫人索钱,终非长久之计。再过时日,恐我难以启齿。不如借此机会,于此劳作数日。一则,可获些许蝇头小利,以充私囊;二则,得以靠近那些洋人,伺机探听颠地贩卖猪仔的事情。
思来想去,他对门内的洋人说道:“算我一个。”
洋人大喜,便问他的姓名,复将其登记在册上。
及至次日清晨,张钊更衣便装,至西港码头。洋兵令华工列队,推搡他们上了大船。此时,已有工人于船下劳作,复有华工搬煤炭于甲板之上。众人上上下下,挥汗如雨,未有丝毫懈怠。
上了甲板,那汉子对领头的洋人嚷道:“是不是让我们和那些人一样搬东西,若是如此,那倒是简单了。”
洋人道:“不用着急,你们的衣服不适合搬运,先去下面换件衣服吧。”
他又叫来几名洋兵,引领张钊一干人到甲板下面。
沿途之上,领头洋兵嬉笑不止,对身后之人指指点点,故意绕行弯路。过了片晌,他们至一扇门前,洋兵令其等入内。此屋漆黑一片,门启瞬间,仅照亮门口方寸之地。张钊窥见里面杂草满地,不像是更衣场所,复忆起前番被洋人贩卖之事,心中暗道不妙。
众人刚想踏入,便被张钊拦住,他对洋兵怒道:“这里面哪有什么衣服可换?我看你们是想把我们做猪仔卖了。居然冠冕堂皇的打出招工的牌子,暗地里行这贩卖人口的勾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