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风云变化(二十六)
竹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8章 风云变化(二十六),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竹野,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思博等地的小番族们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好日子,他们虽然是番族,但不像回鹘人或是党项人那样有过一个国,虽然是群居,但由于山上的土地有限,这种群居也很受限制,一个大寨,其人口最多也就千数,其中还有老人和孩子,以及怀孕或在哺乳的妇人,壮年无病痛的人数更少,根本没有和人数众多,占据上好地方的白族人作对的能力。
但从大理远道而来的汉人们却给他们提供了这种能力。
许多小番族搬离了山林,或是搬到山林中更平坦,能提供更多耕地的地方。
他们需要汉人们送来的糖盐和茶,以及药酒。
最重要的,还是刀枪,火器自然没有,但由好钢铸造的刀枪却应有尽有,番族也不蠢,他们就算以前不知道,现在也知道汉人们有火器了,在火器面前,再好的刀枪都像是纸糊的玩具,刀枪要近身,火器不必。
更何况番族也不会干杀鸡取卵的事——汉人到自己寨子里的只有几个,可这几个不回去,下回来的就是一群了,如果逃走,抛弃了这里的土地,他们去哪里找一块新地?又去谁那里交换来糖和盐?
于是从大理逃过来的白族人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他们的地盘开始收缩,期间也不是没想过打回去,但番族们却难得的开始合作,甚至推举出了首领,汉人士兵们没有下场,但却运送来了不少军需,包括粮草。
毕竟这里的气候还可以适应,但环境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熟悉的,总不能一边打一边开路,那真是要累死人,于是前边打着,汉人们就在后头修路,顺着运送军需的小路把路扩大,等什么时候仗打完了,这路也就可以过牛车了。
白族人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刻。
他们来时招摇,趾高气昂,认为这些山林间住的都是野人,而他们是大理皇室贵胄,无论武器人数,都不是这些番族能比的。
可几乎是瞬息的功夫,攻守易势。
白族渐渐被逼到山上,放弃了不少抢来的耕地,就连新修建的,看着颇有点像模像样的“宫殿”也被抛弃。
新的秩序在不知不觉间建立起来。
随着道路逐渐通畅,更多更好的农具被运进思播等地,肥料也被一袋袋的卸下车,虽说思播仍旧不算是种地的好地方,但番族下了山,在平地缓地上耕种,又有铁做的农具,换上更好的种子,大理的糖和盐不断运过来,短短大半年的功夫,番族们突然就变得彬彬有礼起来,起码不会再为了一点小事和邻居们大打出手。
女吏们也就更自然的进入了各个村子,随之而来的还有扫盲老师,以及一些胆大的商人。
大商人们看不上这点肉,小商人们却心急火燎,阮地每每得到一块新地,那都是一个新的聚宝盆。
大理如今还没有被全部消化,那些早早过来的商户就已经挣得盆满钵满。
毕竟这些新地方,百姓还没吃饱过肚子,就能用极低的价钱雇工,货物用市场价卖出去,挣得的差价几乎是成本的几倍不止。
但也就只有开头有这样的好日子,官府睁只眼闭只眼,等市场稳固了,百姓的日子好过些了,官府的大棒就要落下来,突然就变了一副面孔,在意起了“泥腿子”们的待遇。
以前商户们还会闹一闹,但在经历了西夏之后,发现这就是官府的惯用手段。
看在开头确实能占到便宜的份上,商户们倒也乐得配合官府,毕竟就算后头挣得不如前头多,那也还有得挣,先抢占了市场,总比晚来的好。
阮地拿下思播的消息没有引起半点波澜,甚至没有什么大型战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