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5章 临安百姓(一),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竹野,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临安城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只是青楼关了,但瓦舍还在,百姓们仍旧能在茶余饭后去瓦舍里走一走,看一看木偶戏,品一品曲中的唱词,但他们的时间不再像以前那样多,每日都要奔忙,于是瓦舍也渐渐萧条。

多年来一直在瓦舍里演木偶戏的老刘收拾了自己吃饭的家伙,眼眶微红地背上木匣,他一步三回头看向那小小的戏台。

他就是靠这一匣子木偶装饰和这小小的戏台养活了家里三个儿女。

祖师爷保佑了他,让他一家人平平安安活到现在,两个儿子都娶了妻,女儿嫁了人,但都在临安城里,他们没有经历生离,也不曾有死别。

不错啦!

老刘拍了拍自己的脸。

“老刘?这是到哪儿去?今晚不演啦?”卖草编的老周蹲在街边,颇为热情地冲老刘打招呼。

老刘走过去,与这些年的老友告别,他走过去蹲下,两人并肩蹲着,摊前久久没有行人经过。

“我不演啦。”老刘乐呵呵地说,“这些年也攒了些钱,临安的屋子买不起,去乡下起一间屋子倒容易,我带着老妻,去乡下分一块地,种种地,好歹也能换一份口粮。”

“娃娃们呢?”老周,“也带去乡下?”

老刘两个儿子,一个是娶妻,一个入赘。

家里的钱不够让两个儿子都娶妻,好在次子生得漂亮,又高大挺拔,卖糕点的小老头就看上了他,把他招回家当了女婿。

这在临安是很常见的事,临安的房子都是有价无市,向来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祖祖辈辈的传下去,没人会卖,老刘在临安的房子就是租的,至于两年,大儿子娶了乡下姑娘,两人住一间,老刘和老妻住小一点的那间,毕竟大儿子夫妻俩还要带孩子。

老刘有些纠结,女儿和小儿子他不操心,亲家都是很好的人家,都是普通老百姓,家里没什么规矩,女儿和小儿子常回家看他们夫妻,与嫂子侄儿的关系也好。

可……难道让正值壮年的大儿子也跟他回去种地吗?

他们一家早早就来了临安,那时候大儿子都才只有三岁,他们是没有种过地的!

老刘叹了口气:“可……买不起房呀!”

要是能买一间房,再小都行,他们就算是在临安生根了,能正儿八经当个临安人,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像现在,他买不起房,看木偶戏的人也越发的少。

如果他和老妻去了乡下,把钱留给长子,长子就还有机会在临安把孙儿养大。

可不去乡下,他手里的钱能让他们在临安城里住多久呢?每一日都要耗费许多钱,在临安,连喝水都是要花钱买的。

临安的井不是每一口都能打来喝,听说许多年前临安的井都是甜水井。

后来……后来人多了,泼洒污水尿液的人多了,许多井就变得又骚又苦,不再能喝。

于是想喝水只能花钱买,甜水井贵,他们喝得都是苦力们从城外河外拉进来卖的水。

也不便宜,两文钱一桶,家里没什么钱的人家都不舍得多买一桶擦个澡。

老周却悄声说:“我告诉你,我偷听女吏们说话了,上完扫盲课出来的时候,她们在巷口悄悄的说,我耳朵灵,听得可清楚了!”

虽然老周废话一箩筐,但老刘知道他的德性,于是安静的等待着。

“她们说,临安要扩建。”老周激动道,“要把城墙推了,还说要修什么下水。”

临安自然是有城市建设,有下水的,但那太老旧了,临安的人也太多了,曾经建起来的公共设施许多都损坏得差不多,朝廷也管理过,修缮过,但一直没什么大的成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诸天之开局下乡当知青

肥猫闯天涯

港城之开局怒赚十亿

火星卫士

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

易小文

超时空之,可爱小兕子

蒋的不错

全民觉醒:你管死灵法师叫骑士?

龙纹小吉

玄铁丹炉

快乐的黄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