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8章 总百揆(卅三)威虏堡,大明元辅,云无风,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毫无疑问,快步、跑步和袭步对马力均有相当消耗,后两者尤为严重。
快步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跑步持续6分钟以上,都会令马匹颇为疲惫。所以如果长途行军,骑兵就只能运用慢步——不过,由于蒙古马的耐力吊打欧洲马,快步可以持续的时间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按照当时的共识,当骑兵冲击骑兵时,哪一方骑兵能够既保持更好的队形,又跑出更快的速度,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既要队形,又要速度,还得保持马力,那就只剩下一种解决方法:以低速靠近敌军,在最后几百米乃至一百多米改为高速,只有在距离接敌还有几十米乃至十几米时才达到全速。尽管这个要求看起来很简单,然而集体完成却仍然需要相当程度的训练。
就拿七年战争中的骑兵典范普鲁士军队来说,理想状况下的普军骑兵在距离敌军110-150米(150-200步)从快步提速到小跑步,距敌五六十米(70-80步)时用马刺催促战马以大跑步前进,但并不放开缰绳。
这是因为所有战马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飞驰,骑兵仍需要控制马匹维持队形,等到距敌仅有15米(20步时)才以最高速度向前猛冲。
其他各国军队具体做法多少有些差异,但基本思路仍是一样的,相隔数百米时以慢步开始行动,而后逐步加速到快步、跑步乃至袭步。
以法军条令为例,就是距敌315米时由慢步切换为快步,距敌165米时快步变为跑步,距敌65米时由跑步加速为大跑步乃至袭步。
扯远了,说回来。刘綎仗着本部的战马是以蒙古马为基础血统强化而来,耐力比较持久,以此他的打算是以快步-慢步-快步-慢步间歇式转换行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先抵达威虏堡,然后携威虏堡的重火力杀奔肃州城下。
这一计划的关键就是速度,必须在肃州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神兵天降。即便肃州的蒙古军发现他们也是一支理论上不具备攻坚能力的骑兵,但一来可能来不及关闭城门,二来即便关闭了城门,己方也有重炮可以集中轰开一处缺口。
蒙古人逃回草原两百多年了,早已没有了什么守城经验,是典型的善攻不善守。前次朝鲜之战时,明军将领指挥蒙古随征骑兵也都是拉他们出去打野战,守城这活儿全靠汉军,可没人指望蒙古骑兵守城。
由于是慢步、快步轮替,但同时并不载人,所以刘綎所部骑兵这次跑得很快,六个时辰跑完了百里距离,成功抵达威虏堡城下,中途只进行了一次补充休息(指吃饭喝水等事)。
当然,即便如此,六个时辰毕竟是十二个小时,一整个下午和上半夜就过去,他们抵达时已经到了半夜。
威虏堡果然是一处大型棱堡,城头密密麻麻的火把将这处棱堡的形状大致展现在了刘綎眼前。刘綎下令在威虏堡东门前两里处站定,再次派出夜不收前往交涉。
不多时,七八名身作褐衣罩甲打扮的京华护矿队员随着明军夜不收前来查看。刘綎见状不由得暗暗点头:到底是侯爷的兵,还真是够小心的,看了盖着我关防大印的文书还要派人来亲自查看。
“可是四川刘总戎当面?”打头一人远远拱手,大声问道。
“正是刘某!”刘綎并不急于下马,反而喝道:“吾奉侯爷之命暂督尔部,威虏堡铜矿执事高鹤、护矿队纵队长高铎何在?”
打头那人听了这句话才算是完全信了刘綎的身份,与身后同伴一起单膝下跪行礼道:“回禀刘总戎,在下便是高铎。执事正在堡中安排接待事宜,请总戎安排所部入堡休息。”
刘綎听了这话,总算一翻身跳下马来,走上前去将高铎扶起,同时问道:“休息倒不急于一时。我且问你,我要贵部做的准备可都照办了?”
高铎笑道:“岂敢误了总戎大事?十六门大炮都已装好拖车,随时可以随军出发。我部现有三千一百二十七人,已经决定只留五百人守城,其余人等都已打点行装,随时可以随征肃州。”
刘綎很是满意,点了点头表示肯定,但又接着道:“好,不过我部是要奇袭肃州,你们可跟得上?”
“总戎只管放心,威虏堡的弟兄们都是矿工出身,个个都是铁脚板,这区区百里之地,断无跟不上的道理。”高铎微微挺胸,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好,很好!既然如此,我部这就入堡,只吃了这顿饭就立刻出发!”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milan123”、“单骑照碧心”、“书虫码”、“潇洒的pig”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邻家男孩1”的12张月票支持,谢谢!感谢书友“风冷霜华”的14张月票支持,谢谢!
PS:昨晚码字睡着了,这章是昨天的。
www.yqxsg.cc。m.yqxsg.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