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诸葛亮阐述计策,孙文台拍板定计
耳机喜欢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7章 诸葛亮阐述计策,孙文台拍板定计,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耳机喜欢打,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坚抬手示意侍者设座,却见诸葛亮微微摇头:\"孙将军厚爱,亮不敢僭越。依汉制,使节当立于堂中宣诏。\"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卷黄绢,双手高举过头,\"汉天子诏书在此,请孙将军接旨。\"
堂内霎时寂静。孙坚神色一凛,起身离席,行至堂中整衣跪拜。满堂文武见状,纷纷离席跪伏。唯有周瑜与孙策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十岁孩童竟对朝仪如此熟稔,连\"使节不拜\"的规矩都分毫不差。
\"制诏扬州牧孙坚:朕闻卿破虏安民,功在社稷...\"诸葛亮诵读诏书的声音虽带着童音,却字字铿锵。诏书中天子加封孙坚为吴侯,令其与刘备共讨袁术。
宣诏毕,孙坚双手接过诏书时,忽然压低声音道:\"小先生可知,当今天子...\"
\"孙将军慎言。\"诸葛亮目光如水,声音轻得只有二人能闻,\"董卓余孽犹在,天子蒙尘。刘使君每念及此,未尝不痛哭流涕。\"他后退半步,提高声音道,\"将军接诏如接天颜,可喜可贺!\"
孙坚眼中精光闪动,忽然朗声大笑:\"好!好一个汉家使节!\"他转身对侍从喝道,\"设宴!今日当与诸葛小先生痛饮!\"
宴席间,侍者刚要为诸葛亮斟酒,赵云却伸手拦住:\"孔明年幼,末将代饮。\"话音未落,对面程普已冷笑:\"黄口小儿不能饮酒,如何谈军国大事?\"
诸葛亮轻抚腰间银鱼袋,忽然对侍者道:\"取蜜水来。\"待侍者呈上蜜水,他举杯向程普示意:\"《周礼》有云'春官大宗伯以飨礼待宾客',未言必用酒浆。”
堂上气氛骤然紧绷。只见程普身侧转出一位青衫文士,手持麈尾冷笑道:\"黄口小儿伶牙俐齿,奉着天子诏命便要驱使我主出兵。可叹前番庐江大战,我军与袁术血战三月,折损将士万余。刘玄德素有仁义之名,如今倒要坐观成败不成?\"
话音未落,赵云腰间剑已出鞘半寸,寒光映得案上烛火为之一暗。诸葛亮却轻轻按住赵云手腕,指尖在剑鞘上叩出清越声响。
诸葛亮闻言忽然仰天大笑,笑声清越如击玉磬,竟震得堂上烛火摇曳。他袖中羽扇倏地展开,在胸前划出半月弧光:\"先生差矣!谁言我主不曾出兵?\"
少年使者突然旋身,腰间银鱼袋在灯火中划出流虹。羽扇点向悬挂的军事舆图,扇骨恰抵住徐州方位:\"我主与吴侯同为汉臣,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些——\"扇面陡然翻转,\"五万大军已出临淄,此刻当进徐州!\"
诸葛亮羽扇轻摇,烛光在扇面上投下斑驳光影。他忽然前趋一步,银鱼袋与玉珏相击,发出清越鸣响:\"前番年关,颍川荀文若持曹公手书贺我主新婚之时——\"少年刻意顿了顿,扇骨轻敲案上青铜酒爵,\"三军盟约已成!\"
堂中霎时哗然。周瑜手中麈尾猛地一顿,与孙策惊愕的目光撞个正着。诸葛亮却已转身面向江东诸将,羽扇在舆图上划出三道寒芒:\"临淄五万大军出琅琊为左翼,曹公虎豹骑自颍川入汝南为右翼。如今在下来,正为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