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鸟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求订阅!),大宋枭途,任鸟飞,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懒身心不自由,封书寄与泪横流。百年信誓当深念,三伏征途曷少休。目送旌旗如昨梦,心存关塞起新愁。缁衣堂上清风满,早早归来醉一瓯。
赵佶看了看,问:“这是谁写的?”
蔡攸回答说:“是我老父亲写的。”
蔡攸走后,赵佶停下笔,反复品味着蔡京这首诗。
过了一会儿,赵佶让张迪去传旨,请蔡京到崇政殿来一趟。
蔡京接到圣旨后,很纳闷,他猜不出赵佶要对他说什么话,但他明白这肯定跟出兵北上有关。
对于出兵北上收复燕京,蔡京以前是支持的,甚至还很积极,可是后来他态度发生了转变。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蔡京已经察觉到大宋军政腐败不堪,如果此时发生战争,胜败真不可预料。
因此,蔡仍曾多次劝赵佶放弃燕云之梦,但赵佶不以为然。
赵佶觉得,蔡京随着年龄增长,胆子变得越来越小。
有一次,赵佶对蔡京说:“当年,太师一再劝朕收复青唐,结果一出兵就把青唐给收复了。可现在,太师怎么变得缩手缩脚了呢?”
蔡京苦笑一下,说:“陛下,不是老臣变得胆小,而是形势不同啊,如果当年也是今天这样的形势,老臣也不会主张收复青唐的。”
听了这话,赵佶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从那以后,赵佶便不太愿意搭理蔡京了。
后来,明白了赵佶心意的蔡京,只能自请致仕。
赵佶来到崇政殿,对等了许久忐忑不安的蔡京说:“太师,你写给蔡副宣抚的送别诗,朕已看过。朕以为,“三伏征途”不如改为“六月王师”,你以为怎样?”
蔡京的脸色顿时就一会儿灰一会儿白,神情很尴尬。
蔡京没想到蔡攸这个逆子竟然把这首诗交给了赵佶。
蔡京心想:“诗中可是流露出很明显的反战情绪啊,所幸皇上很大度,并没怪罪自己。”
赵佶将蔡京的诗还给了蔡京,然后就让蔡京回去。
蔡京闷闷不乐地回到太师府。
蔡京的心情很沉重,在庭院里走来走去,泪眼婆娑的。
这时,蔡京最喜欢的一个名叫小桃红的歌姬跑过来,搀着蔡京的胳膊问:“太师,您这是怎么啦?”
蔡京停住脚步,仰望着天空说道:“吾将哭师矣。”
哭师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秦国老臣蹇叔。秦穆公不听蹇叔劝阻,执意要出兵进攻郑国。蹇叔预料秦军将一去不回,于是哭送秦军,结果秦军果然在崤山遭到晋军伏击,全军覆灭。
……
不久,在朝廷一遍又一遍的催促之下,种师道毅然作出决定:
让杨可世率领全军精锐的泾原路主力一万五千人作为选锋军,火速出发。
让熙河路经略使姚古统率各军区酌留的部队共三万人留守西北,全面负责西北的防务,同时也给西军留下点种子——毕竟,这是国战,谁又敢保证他们这些出征之人一定还能回来?
姚古本来就懒着出动,又不愿意受种师道节制,这一决定,完全符合他的心愿。
倒是姚古的养子姚平仲一向以勇锐自任,坚决要求去前线作战。
种师道满足了姚平仲的要求,让他率领熙河军一万人赶赴河北。
熙河路距离河北最远,种师道估计这拨人马要最后才能到达前线,因此,种师道把它作为后军,给了他接应全军的任务,实际上是想让熙河军做全军的总预备队。
种师中率领所部秦凤军,刘延庆率领环庆军和鄜廷军分别作为左、右两军,比杨可世晚些出发。
种师道自己带领统帅部和余下来的泾原军作为中军。
考虑到大军出发了之后,粮草辎重以及其它军需物资的供应与补充势必要和朝廷及地方上的转运部门打交道,种师道特意委派了童贯的亲戚王渊和童贯的爱将辛企宗为护粮将——名为护粮,实际上,种师道是要利用他们跟童贯的关系,使全军的军需供应得到保证。
由于出征日期过于匆促,从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实际困难,导致将士们怨声载道。
又由于某些命令下得不当,有的相互抵触,有的前后矛盾,从而造成某些人或某些部队之间冲突不断。
总之,是出师不顺——大多数将士都带着消极甚至是抵触的情绪。
说穿了,西军在西北待得太久太久太久了,他们已经将这片土地当成了他们的家,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有他们的家小、有他们的眷恋,因此,在这里怎么打都行,死也行,只要不出去就好,再加上有环庆军和鄜延军出去之后就再也回不来的例子在(出去的环庆军和鄜延军后来被编入了胜捷军),所以他们跟这支军队的统帅种师道一样不愿意去河北打仗。
尽管如此,这支军队节制有素的纪律还是把各种消极因素统统都克服了,接到种师道的命令之后,各部队尽快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并且一般都能够按照命令中规定得十分匆促的日程准时向前线出发。
已经沉寂了多年的八万西军,带着对西北深深的眷恋,穿过广阔无垠的西北原野,穿过山区,向河北前线聚集……
……
(https://www.yqwxw.cc/html/135/135730/527380406.html)
www.yqwxw.cc。m.yqwxw.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