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锅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初初相识,风云之峥嵘岁月,上海二锅头,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之所以这么问,是觉得这韦如兰好像很熟悉实验班的情况,让他有些意外。
“是的。我们会对项目进行持续评估,需要了解每届学生的后续发展情况,这也是从一个侧面评价项目的成效。当然,项目评估也会涉及其他方面,比如师资发展、社会影响力等。这样做到目的,是为了持续改进项目的运作方式,使项目更加成功。”韦如兰答道。
说到工作上的事情,她的思路马上变得清晰起来。虽然腾龙教育基金运作管理的都是公益项目,不能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这种公益项目也事关公司的公众形象,对于扩大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自韦如兰负责基金的管理以来,对每一个运作的项目都非常用心。虽然她不直接负责具体的项目,但非常重视项目的立项和过程控制。
接着,她说道:“这个实验班是腾龙教育基金下面的一个重点项目。我负责腾龙基金的时间不长,有些情况还在逐步学习掌握之中。”
听到韦如兰说自己负责腾龙教育基金,李经纬顿时明白,为什么她这么了解实验班的事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腾龙国际投巨资助力华夏教育,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啊!”李经纬由衷地称赞道。
“那是当然。”韦如兰有些傲娇地说道。接着又问道:“你还没告诉我你在高就呢?”
李经纬一想,自己好像刚才只顾得问她,还真没回答她这个问题。都说女孩子心细,看来韦如兰也不例外。于是答道:“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作。”
韦如兰一听,有些惊讶地看着李经纬说道:“你,你就是那个第一届实验班的天才?”
这话让李经纬有些纳闷,不知道她说的什么意思。第一届实验班的几个学生,都是在华夏全国范围内层层遴选,选拔出来的。再加上成功的培养模式,所以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很好。他在想,这韦如兰是不是张冠李戴,搞错了。
另外,他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他觉得大家口中的天才,只不过是比大多数人更加专注和努力罢了。天赋可能占一部分,但专注和努力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而且,以前在和外公一起游历时,见过很多惊艳才绝的人,这些人大多也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只是觉得自己更努力、专注而已。
这些话说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装逼的感觉,但他心里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或许是人的眼界,决定了人看待人和事的境界。而且,只有经历的多了,才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坐在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只有等它爬上井口,才会发现天比自己原来看到的要大,而自己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
韦如兰见李经纬看着自己没有说话,当下脸上泛起了红晕,接着说道:“第一届实验班有个学生提前毕业,后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在那里做教授。我也是听说而已,没有记住具体的名字。”
“我不是什么天才。”李经纬说道。他明白过来,按照韦如兰所描述的,那确实就是自己。第一届实验班的毕业生,只有他是在麻省理工学院读的博士,其他还有在哈佛、加州理工等读的博士。
“还真是你。”韦如兰有些激动地说道,“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
李经纬看到她样子,便开玩笑道:“我什么时候这么有名了?连粉丝都有了。要不要我给你签个名。”
韦如兰知道李经纬说的是玩笑话,配合地回答道:“要的,要的。你等下给我签到手上,以后这只手我就不洗了。”
这话说完后,两人相视大笑。韦如兰笑的花枝乱颤,让坐在一旁的虎子等人都觉得有些好奇。范仓海也是颇有深意地看着自己的这个外孙女。
笑过以后,韦如兰又有些八卦地问道:“听说你要拿菲尔兹奖了,是吗?”
李经纬听了,顿时一头黑线,这都是哪儿跟哪儿的事呀。你当菲尔兹奖是你们家颁发的,想拿就拿。他有些无奈地说道:“没影的事。”
“你还不知道吗?我上个月去京华大学评估实验班项目,一个教授告诉我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他说评奖委员会已经在讨论了,你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韦如兰不死心地说道。
李经纬当然不能说自己老师在夸大这件事,虽然他也听自己的导师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他觉得评上或者评不上,都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事。
他做研究也不是为了获得这个奖,他享受的破解数学难题的过程,以及破解以后的喜悦,其他都是次要的。说不定将来有一天,自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不再做研究也是可能的。遵从自己的内心才是重要的。
一番交流下来,两个人倒是熟络很多。直到蒙凯带着二十名驻守部队的战士赶了回来,韦如兰才有些羞涩地离开了李经纬。回到范仓海等人身边后,还不是地朝李经纬这边张望。
恋爱中的女孩,果真如李清照所写的那样,‘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https://www.yqwxw.cc/html/136/136585/31902479.html)
www.yqwxw.cc。m.yqwxw.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