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鱼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隐藏的功劳,红楼之殊途,糊涂鱼饼,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书房正在练字的林堇听到屋外杨婉房里的大丫头碧荷的声音,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眉,手却没有停,悬腕在钉在墙上的纸继续写她的字。
一旁服侍的紫毫看出了她的不悦,忙丢了一个眼色给屋里的研墨和捧砚,让他俩当中的一个赶紧出去看看。
研墨出去一会儿回来禀报:“大爷,太太派碧荷姐姐过来告诉你,今天大家不在家吃晚饭,去大爷早前定的酒楼用餐,之后看花灯,现在准备出发,让大爷赶紧过去。”
林堇看了一眼西洋钟,神色诧异的说:“这个时间就吃晚饭,有点早了吧?天还没黑,等天黑之后,那花灯才会点起来,这么早出去,且有一阵子好等呢。”
研墨忙答道:“小的也是这么说的。不过碧荷姐姐说了,太太打算顺便逛一下街。”
这个时代大户人家的女眷,出门要么是烧香拜佛,要么是出门做客,交际应酬,但前者去的不是寺庙就是道观,后者不过是从一个宅门到另一个宅门,几乎没有多少机会去逛街。
原本像上巳节、元宵节、乞巧节等节日,都是女眷能外出游玩的机会,但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女眷只剩下元宵节这么一个能明目张胆能出门的节日了,而且近年来,连这个节日出门的女眷都开始变得越来越少,女子渐渐有足不出户的趋势。
从杨婉的表现来看,林堇知道,不是女子们不想出门,而是这个社会对她们压迫和束缚变得越来越大,她们抵抗不了社会大环境,因此只能屈服。
想明白这一点,林堇理解了杨婉的迫不及待,问捧砚:“我今天一共练了多少篇字?”
捧砚不用去数,非常利落的张口答道:“算上大爷你刚才写的,未完成的这篇,才写了十二篇,离大爷规定的每日十五篇字还差三篇。”
林堇看了看手中的笔,想了一下吩咐道:“紫毫,你去东院和太太说一声,就说我这会儿正在练字,分不开身,让她和外祖母、琳哥儿他们先去,等我写完字了,就过去。”想到这天正是人贩子猖獗的时候,又叮嘱了一句,“还有,你去了之后不用回来了,就跟在琳哥儿身边,千万把他给我看好了。”
……
完成练字任务,将文房四宝收拾起来,回房换过了衣服,林堇这才出了门。她没有坐车,也没有骑马,而是安步当车,漫步走在街上。
此时已是傍晚,沿街两边的商铺早都已经把灯笼挂好了,还有那有钱的乡绅和商家一起做了灯山,在街面里占了好位置,等到夜色降临,这些灯山就会被点亮,整个扬州城都是亮的。
林堇去往酒楼的街道正是扬州城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此时走过去看到各种样式的灯笼已经挂了出来,对后世看过五光十色灯展的林堇来说,并不觉得有多震撼,但跟在她身后的研墨和捧砚则觉得很震撼,一路看过来,惊讶得张大了嘴巴,都合不拢嘴。
研墨忍不住小声和捧砚嘀咕:“去年正月十五我没当差,曾经出来看过花灯,怎么觉得今年的元宵节似乎格外的热闹。特别是那些盐商的灯山,不仅多了好几座,而且又大又华美。”
捧砚笑着卖弄:“我听在老爷跟前当差的长随说,今年的灯确实比往年要多很多。今年年景好,哪怕是小商户都没少赚,因此很多小商户觉得像往年一样单挂灯笼有点不像样,就合计着各家出点钱,凑份子,做个灯山。
像这样凑份子出来的灯山,扬州城里一下了多了十好几座。而且我还听说好多盐商家里不像往前一样只做了一个灯山,而是整整做了两座灯山,说成双成对寓意好,有些甚至做了四座,六座和八座,取四平八稳,六六大顺的意思。”
研墨看了看街边的灯笼和灯山,道:“不仅仅是灯山多了,我看着,好像花样也多了。”
捧砚不以为然的道:“这有什么奇怪的。灯笼和灯山多了,自然要换个样式,不然,都是一个样式的,千篇一律,有什么看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