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章 手术进行时,我真的不是神医啊,九十年里,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内科和外科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内科你把诊断搞明确了,能够诊治的疾病,该治疗就治疗,用了药治不好就没办法,谁也没办法。
但外科不一样,明确诊断,只是开始。有可能连开始都算不上。
这也就是外科医生的培养周期要远远一般大于内科医生的原因之一,然而,这也是外科医生的风险,要大于内科医生的原因。
陆成现在满脑子都是学习,根本就没有心思想别的。
到病人及家属的面前,只要穿上白大褂,说要看下片子,是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片子拿到了办公室,陆成看得还是一知半解,主要是这片子上的解剖结构,和自己背的不太一样,是层面性的,而书上的解剖结构,就直接是一个大体。
这就连那什么采集系统,似乎都无能为力,也没再给出什么提示。
陆成怀疑,这肯定是自己对膝关节的解剖,还不够熟练的缘故。
还有的原因就是,这个病历采集系统,其实并没有什么超能力,只是让自己有了一个U盘,然后再加了一个分类处理器而已,它不能够让自己一眼就看透诊断,也不能让自己直播,更不能赋予自己医道宗师附身的神奇能力。
作为临床医生,而且还是喜欢看小说的医生,这几本小说,陆成拿来读过。
读起来是很爽,但也就是爽爽而已,其他时候,该看书看书,该看文献看文献。
里面的东西和说法,其实都是不大适用的。
陆成心里一直都记得一句话,是自己的导师刚入科的时候说的。
“手术数量,可以决定手术的下限;而阅读数量和认知,才是决定一个手术医生上限的关键。
虽然你们这几年可能并么有什么操作的机会,但是以后的你们,肯定都是踩在我们的‘尸体’上再往前看的,不要急,医术是急不来的,需要有绝对足够的沉淀才可以。我们并不觉得给你堆积几个月的手术机会,你成不了一个术者。”
“但这肯定不是带学生的初衷。”
“如果没有认知方面的沉淀,同样的事情再如何重复,也只能是达到精巧。”
“这也就是医学,乃至于以后,永远都不会被取代的所在。”
……
陆成把片子放了回去,有些患得患失。
如今已经能够确定这什么系统的确是能够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好处,陆成就不想太去纠结是不是自己生了病,让它出现的。
医学的道路漫漫,就连老师都说他不一定推开了医学的门,走到了里面。
能够有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即便是病,陆成也认了。
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学不会,没兴趣,而是根本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去学习。
医学的学习,尤其如此,只能够经过痛苦的死记硬背……
既然上天给了自己这样一个机会,那么自己就不能放过,好好学习,多积累就是了。
16床接了,在陆成还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要做手术,具体怎么去评价手术指征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手术的情况下。
但陆成还是很高兴的,至少,从今天开始,他在半月板撕裂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
不敢说是大家,但至少是具有极为敏锐的嗅觉了。
这台手术,就是陆成的导师林尤的。
嗯,一名刚下住院总两个月的主治医师。
陆成是他的第一个学生。
最开始,陆成并没有觉得什么,可是进了这里后陆成发现,许多副教授都还没有带学生的资格的时候,陆成似乎明白了自己拥有一个怎样的老师。
医院里的等级森严。
实习生、研究生=规培生=进修医生、博士(跟班住院总)、住院总、主治医师(研究员或副研究员)<副教授、教授、科室主任=实验室主任=临床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学科主任)。
陆成的地位,也就仅仅比实习生好了一点点。
可自己的老师,却是干掉了一大票人。
毕竟,从研究生到博士,就要三年。
从主治到副教授,至少得五年起吧,还被他干掉了。
下手术室,陆成略有些紧张。
两个星期来,老师给他的映像就是,治学严谨和细致。
细致到极致;严谨到发麻那种,以至于陆成到现在,完全不敢忘记本科外科学实验中的任何一条。毕竟手背到现在还有些肿。
到了手术间,老师自然还没来,病人在麻醉预备室。
陆成需要做的不少,半月板手术是在关节镜下做,他要做足之前的准备。
除了硬膜外麻醉属于麻醉医生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