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蓑笠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谈不拢就继续打,最强六皇子,寒江蓑笠翁,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一个凉州显然满足不了司马春的胃口,他要做蜀王。至于秦王,开玩笑,一旦苏晨骑兵南下他是没有安生日子的。
顾凯带着司马春的要求回到了寿春,苏浩听了顾凯的要求皱眉不语,陆杭则劝道:“司马春尚有兵马二十几万,若能全力攻击一处必定让中央军无暇顾及我们,一个蜀王值得。不过汉中要掌握在我们手中。”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经过一阵拉扯,司马春和苏浩终于正式联手,司马春出动十五万兵马出武关再次进攻南阳,剩余兵力依然在潼关与李信对峙。
围攻南阳一月有余,损失三四万兵马,宛城内的郑云峰的伤亡同样不小,原本的三万人如今能战之兵不到一半。加上粮道随时可能被切断,他不得不退出宛平前往方成山。
与此同时苏浩兵分两路分别从江夏和寿春进攻汝南。对,就是汝南,因为苏浩集团认准了朝廷不敢用方成山和沛国的兵马支援汝南,汝南一旦被攻破,就可以与司马春夹击方成山或者与徐州的兵马一起夹击沛国。事实上也是如此,方成山虽然是李晶坐镇,但他需要面对的是十万贼兵。而沛国的张亮则尴尬无比,因为从青州直接南下寿春后来朝廷回迁他留下来协助太子苏瑞,经过一年多的并肩战斗也算是有了一些情谊,现在朝廷废除了苏瑞的太子之位。原本他可以与苏瑞两面抵挡寿春和徐州方向的敌人,现在需要他一人来协调。苏浩在徐州囤积了十五万大军,寿春方向同样虎视眈眈。
镇守汝南的是曹文诏,他从面对的敌人四五万贼兵突然变成了二十万!而他手中只有六万人,眼见苏浩大军来势汹汹,曹文诏除了固守平舆不得不知拍人向朝廷求援。
武帝和五军都督府以及兵部的官员也是焦头烂额,现在除了北方和潼关,其余各路全面处于下风。朝廷不得不继续募集新兵,同时调遣郑云峰前往汝南支援。担新兵要真正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三五个月。郑云峰担心曹文诏坚持不了那么久。于是提议从潼关和方成山各抽调一万兵马支援汝南。
武帝经过慎重思考之后决定听从郑云峰的建议,并且将从太喊上上招安的四万人悉数派遣到汝南前线。
但苏浩集团显然是铁了心要攻陷汝南从而牵动全局,所以无论从江夏出发的还是从寿春出发的沿途的县城都统统放过直奔平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