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黄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9章 庶民时代的先声,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无相黄叶,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初我与昼则商量民党学校的成立,说起学校之中的教学不为科举,专一的只为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实用技术,其时就有人质疑,说是:自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四民之分士农工商,从来没听过办学校不培养士大夫而培养农工商人的。哪有这样的书斋学堂?”

王文龙笑着说:“对这情形,我也颇做了一番思索,如今已有答案。”

“读过论语的朋友都晓得,当年孔圣人有个学生叫樊迟,他找孔圣人学习种庄稼,子曰:吾不如老农。繁殖又找孔圣人学习种蔬菜,子曰:吾不如老圃。待樊迟走后,孔圣人才对弟子们说吃不教樊迟的原因:上位之人只要重视信义,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孩子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许多人以此为理由,认为读书人就不该学习稼穑之事,甚至以为种田做工都是贱业。然而我以为,圣人的道理固然是不错的,可大家读书却也要晓得个时代不同。过去我们不了解春秋时人如何生活,往往觉得春秋时的人种田种庄稼如现在一般,直到考古事业有所发展,我们在殷墟挖掘到了一些农具,又看到一些记载商周时耕种事件的甲骨,这才明白,商周之时连青铜器都未普及,种田方式比着刀耕火种也不会复杂多少,即使到了孔圣人的年代技术水平也没有多么进化,是以圣人之时的种田种菜方式,既没有铁犁,也没有牛耕,甚至连沤肥的技术也不成熟,还真就是不需多费心思去学习的本领。我们曾计算过那时的田亩产出,种下一斗的种子,只能收获三斗的粮食。”

场下许多民党学生都是小手工业者和小农,是知道民间疾苦的,听到这个数字瞬间议论起来。

“建阳先生怕不是记错了吧,怎么可能有这么低的收获?”

“去年江南下了烂场雨,也依旧有一斗种子两石谷的收成,这种一斗种子只能收三斗粮,这产量该如何生存?”

“原来孔圣人之时的农人如此不会耕田?”

“没听建阳先生说吗,孔圣人之时普通农户连铁犁和牛都没有,若是要你用木铧人力去耕田,恐怕还收不来一斗种子三斗谷的收成呢。”

王文龙早就知道场下众人会有如此的议论,静静等待他们议论结束,然后才朗声说道:“是以孔圣人说的话没错,春秋之时的耕种技术如此落后,一个农人哪怕不经教学,自己看看也能学会,以樊迟之人才,去学农圃之事真就是浪费了人物。”

“但大家想想如今的农耕可还是那时的水平?如何育种,如何施肥,如何犁田,如何浇水,如何收获,哪一步不是有着高深学问?便是饱学之士,也需费一番功夫才能学到精通。”

“孔圣人当年因为那时的耕种简单,所以让弟子们不需费心去学习这简单的本领,乃是让学生将心思用在真正本事之上的意思。而如今之耕种已然成为复杂学问,非是用心学习不可得,如此一来,反而是用心钻研耕种之法者才符合孔圣人当年所倡导的精神了。”

王文龙这一番话讲的场下众人纷纷点头。

小手工业者或许还听不出王文龙这话里头的玄机,只是觉得王文龙的言语把农业工业技术提高到了很值得重视的水平,让他们觉得十分受用。而在场的一些儒门中人,则不禁对王文龙的说法感到惊讶。

其实和王文龙所说不同,儒家真就一向是鄙视农工贱业的,孟子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一直鼓励自己的弟子去做劳心者,而不要做劳力之事。现在王文龙居然能把孔子的这番话掰到支持学子学习农工技术的方向,这个拉扯能力着实可以。

不过这些儒生也只是在心中一笑,能够想到这一层的儒者大都明白董仲舒以后的经典解析方式多半是拿着古代圣贤的话去阐述自己的理论,比的就是一个谁能把自己的道理用圣贤的话圆的清楚,所谓“六经注我”,而王文龙的这一段阐述,并不违反理学等现在主流的儒家思想,并没有值得抨击的点,什么年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欲九天揽月

温茶米酒

谁教你这么御兽的

二次下海

民俗:开局大婚,新娘脱下画皮

满船轻梦

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山隐雾

星穹铁道:我生命星神,调教众生

爱吃黄块块的海星星

开局是个妾,混成王太妃

哥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