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跳跳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七集瑞王之忧,明末之定都上海,南山跳跳虎,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九月初八,汉中城瑞王府
一间半是佛堂半是书房的大房间里,瑞王朱常浩端坐在蒲团上,双眼微眯,手里握着一串念珠,口中念念有词。
这是他每天早晚都要做的功课。
王妃刘氏待朱常浩睁开眼睛,忙上前扶了丈夫起身。
两人来到桌前坐下,刘氏给朱常浩斟了一杯茶,笑吟吟道:
“王爷请用茶。这是刚送来的品种,味道还不错。”
朱常浩端起茶盏,小小地抿了一口,赞道:
“嗯,确实不错,似乎香味比之前常喝的更加浓厚一些。“
刘氏笑道:
“府里常喝的都是西乡县的仙毫,味道虽好,但是偏于清淡,
这一壶是沔县定军山那边的毛尖,王爷看看喜不喜欢。“
朱常浩叹道:
“唉,汉中这地方,也就是茶叶尚可,终究还是穷乡僻壤。“
刘氏笑道:
“王爷何必叹气。
繁华大城有繁华大城的好处,咱这穷乡僻壤自有穷乡僻壤的好处。
大城里固然富庶繁华,可是非也多,
象王爷这样生性散淡的脾气,
还是在咱们汉中这穷乡僻壤活得自在些。“
朱常浩也笑道:“还是你看得明白。“
旋即又长叹一声,
”唉,本王自是不羡慕他处的荣华富贵,只是这些年流贼四起,
却总是盯着咱们汉中城不放,我这心里不踏实啊。
崇祯八年,献贼来犯,
九年,高迎祥来犯,
今年,李贼又来,
若不是洪承畴救援及时,
你我恐怕就脑袋不保,无法在这里安心品茶了。“
刘氏听他说的可怜,伸手推了丈夫一把,嗔道:
“咱们这不是脑袋还在肩膀上扛着呢吗?王爷何必过于担忧。
您每日里吃斋念佛,积德行善,
想必佛祖他老人家也不至于看着汉中城陷于贼手。
那些流贼毕竟是流贼,洪督师一来,就把他们赶到四川去了。
咱汉中城自是无恙的。“
刘氏所说倒是实情。
瑞王朱常浩自幼习佛,没有什么远大抱负,也没有政治野心,十年前就藩汉中,他捐资整治疏通了城中的排水系统,使百姓免于洪涝之苦,还筹款先后重修了文庙,城隍庙,吕祖庙和睡佛庵,所以瑞王在汉中的名声还算不坏。
瑞王怠于政务,王府内外的大事小情,都是王妃刘氏做主处分。刘氏出身书香门第,颇为明事理,有主见,是瑞王的贤内助。
夫妻俩关系虽好,但瑞王不近女色,已经四十七岁的朱常浩,至今没有子嗣,传言王妃刘氏仍是处子之身。
朱常浩又道:
“本王数次上表,请求加强汉中城防卫,陛下那边都只是下旨宽慰,
据说要调派一个不带一兵一卒的光杆副将过来,又有什么用。 “
刘氏一边又把丈夫的茶杯斟满,一边道:
“这也未必就是陛下的意思,
我看多半是朝中那些老夫子想出的办法。
虽然无兵可派,好歹算是把汉中守将的品级升上去了,
惠而不费,左右都有话说。“
朱常浩道:
“他们做官的本领,本王也是佩服的。
只是关外鞑子一再叩边,内地又流贼四起,
朝廷因为国库空虚,无力募兵,局势如此糜烂,
我看这些肱骨重臣,最是难辞其咎,
真该把他们一个个拉出午门,统统砍了脑袋。“
刘氏笑道:
“阿弥陀佛,王爷如此评论朝廷重臣,未免苛刻了些。
他们也是一心为公,只是没有力挽狂澜的手段罢了。
我看这洪督师倒是不错,三下两下,
就把那些流寇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朱常浩点头道:
“洪承畴确实有些本领,这两年打得不坏。
怕只怕朝廷没有力量安抚地方,
过上一两年这些流贼又要卷土重来。“
刘氏道:
“前段时间,
我看邸报上说,朝廷又给汉中派了个缉贼捕盗的通判过来。“
朱常浩问道:“是吗?一个通判过来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