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八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8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我用闲书成圣人,出走八万里,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奇诡石林,平地而起,就仿佛是从地底射出来的一柄柄利剑。那一座座小山峰似的石柱子并非光秃秃的,上面斑驳地覆盖着苔藓,在冷峻中又多出了一丝生气。
这石林,并非是天地生成,而是法术所致。
当年大玄太祖率兵打到了中京城,蛮族九位一品大祭师合力,在中京城外百里召唤出一条六千里石林,仿人族正气长城,企图阻挡大玄太祖的步伐。
当时已内定为首任开国宰相的萧如讳独自步入石林之中,一天走完六千里,自崩圣道,断了自己的封圣之路,化解石林之危,出石林后,吐血三升,气竭而亡。
太祖深痛之,留下十里残存的石林,让后人永不忘萧如讳,人称“见石思萧”,向来是入京的文人骚客最爱凭吊的古迹之一。曾有画儒观石林三月,最终落笔画就一道十丈长卷,可惜那画儒的后人不争气,跑去开了一座青楼,还将先人的这副画卷拿出来做镇楼之宝。
不过眼下已然入冬,石林鲜少人迹。倒不是没有人来冬日怀古,而是昔日辛稼轩曾言“冬日石林诗一首,何如且去杀蛮口”,于是冬不游石林就成了儒生的一条不成文规矩,也有人将石林笑称“冬不游”。
……
“大哥,前面就是冬不游了。”叶大福喊了一声,陈洛望向前方,就看到一根根石柱冲天而起,他面前的血气小团正是飞向了石柱的方向。
宋退之不紧不慢地跟在陈洛几人的身后,按理来说,这种追踪的事情他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但是他是师兄,是护道者,是引路人,却独独不是保姆。
年轻人的事情,总要年轻人自己去解决。
他可以给予帮助,却不能给予结果。
前者是扶持,后者是溺爱。
他也望了望那不远处是石林,回想起甲子前,自己尚在意气风发之时,也曾与友人凭吊过石林,缅怀萧如讳的英姿。
突然间,宋退之的眼神微微一凝。
纪仲似乎也看到了什么,一声大喊:“公子,你看!”
众人顺着纪仲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那石林外围的一处,立着三根木桩,木桩上插着三颗小小的脑袋!
正是那失踪的三个小报童。
望着三颗脑袋上扭曲的表情,实在难以想象他们死前经历了什么。
“混蛋!”陈洛牙呲欲裂,在他的想法中,还以为对方只是拐卖,没想到竟然看到了这样的景象,陈洛心头怒火熊熊,脚底发力,迅速冲向了那木桩之处。
宋退之此时心头也燃起了一点怒意,任谁看到幼童惨死,心中总会泛起一些波澜,此时他都想亲手掌毙了凶手。他略微提了提速度,也朝那人头柱而去。
片刻后,众人来到石林外围,陈洛上前想要摘下那三颗头颅,猛然间宋退之眼皮一跳。
心血来潮!
宋退之感应到一丝危机的气息。
古怪,在有半圣坐镇的中京城,他一个天下有数的正心境大儒,竟然察觉到危机?
在中京,明面上的正心境大儒除了大玄四相,就是春秋堂的司马烈、宗人府的果亲王,私下里的正心境大儒也有那么两三个,宋退之也全知根知底。
难道是有新的正心境大儒入京?
这没道理。
他身上有竹圣赐下的宝物,正心境大儒悄然入京,其他人或许察觉不到,但是到了他这个层次,是一定会有感应的。
宋退之手中掐诀,这才发现不知何时,这一处的天机被人为遮蔽。
局?
一瞬间念头千回百转,宋退之正要出声阻止陈洛,可那三颗幼童头颅那闭着的眼睛猛然睁开,瞬间一道阵法光芒在陈洛、纪仲、叶大福的脚下亮起,还没来得及作反应,三人的身影消失。
短距离传送阵法?
宋退之双眼青光一闪,就看出这阵法是将陈洛三人传送到了石林之内。宋退之正要进入石林寻找陈洛,猛然间脚步一顿,转过身望向身后。
那身后的空间如水波动荡,顷刻间出现了两道人影,对方是一对中年男女,男子风度翩翩,散发着成熟的魅力,女子看上去也就三十五六岁的模样,并非是那种花容月貌,但却极为耐看。站在一起就仿佛天造地设的一对神仙眷侣。
两人望向宋退之,那男子抱拳道:“宋先生请留步,我夫妇二人受请,要阻你入林。”
宋退之那本来就黑的脸色越发黑了下来:“鸳鸯大儒?”
“就凭你们?”
那男子淡淡一笑:“拖延一二还是能做到的。”
此时一道声音响起:“宋先生放心,本尊入林寻人。”
宋退之对着突然响起的声音并不意外,淡淡点头。那一对夫妇似乎也不在意,任由那说话之人进入了石林。
毕竟他们的任务是拖住宋退之,其他人就不关他们的事情了。
见那人入林寻找陈洛,宋退之心中也轻松了一些,长吐了一口气。
“请你们的人没有说过,阻拦老夫,是要丢性命的吗?”
“这些年,是竹林太低调了。”
“怎么一个两个的,都敢跳出来管竹林的事了?”
话音落下,一道凌厉雄厚的家国天下之力,从天而降!
……
“鸳鸯大儒啊!”站在高高的阁楼上,望着石林的方向,谢奎品了品手中的清茶,感叹道,“原以为方师要出手,没想到那望侯竟然有如此的手笔。”
此时坐在谢奎对面的一位遮面女子轻轻一笑:“八十二年前,第九代望侯,也就是当今这位望侯的曾祖,有一位文书,叫做施洋。”
“因为天资极高,被望侯看重,当做亲子培养。”
“彼时有人为当时的小望侯做媒,牵线了一位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但老望侯觉得委屈了那女子。于是转而将此女子许配给了施洋。”
“第十代望侯深以为辱,疏远了施洋。施洋便带着那女子隐姓埋名,远走高飞。”
“直到二十多年前,第十代望侯病逝,两人才重现天下,便是如今我们传颂的鸳鸯大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