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章 钟宝山
稔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78 章 钟宝山,我不是山匪,但你可以来抓我,稔谷,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过了霜降,即使是西南也终于开始觉出些真正的凉意,不能再乱穿衣了。虽然苗姑早些时日已经念叨着让季熠和谢观南改换秋衣,可这两个火力壮的郎君仗着年轻浑没当回事,一个是爱漂亮,另一个则是觉得自己身体棒所以不在乎,都只把苗姑的嘱咐当耳旁风。
谢观南的生辰刚好是霜降的前一天,季熠说去年知道得太晚,错过了给他过生辰的机会,刚好今年一并补上。西雷山上如今住了个安南小太子,枫叶也还没红,便没有成为季熠的首选,他安排了画舫带着谢观南游河沿水路去了邻县。
谢观南到西南已经超过一年了,说起来倒是去了不少地方,但终归都是和各种事件相关,纯粹为了游玩目的而去的,最远怕也只有西雷山能算一个,所以季熠特别想尽半个地主之谊,奈何谢观南不愿意因为自己生辰这么点事就请假,于是只得利用旬休这一日,提前一晚出发,次日游玩之后再当日返回。
时间所限自然也就跑不了很远,以他们所在位置划出一个十二时辰内能往返的范围,选择并不算多。云遮县往北的邻县是屏县,以西雷山相隔,而往南的邻县是白川县,从栖霞镇出了南霞湖,沿沅水不到半日就能到,回程时是顺流则船速还能更快一些,季熠很快便定了这条路线。
白川县的钟宝山一带因为有出名的丹岩,引来不少传经者在这里开凿石窟,所以留下了众多的沿山石刻,从第一窟开凿至今约有三百年之久,历代累计共有石窟十余座,造像百来尊,规模不小也堪称一景。而且这里汇集着来自周边各个小国的多种文化,石刻风格也很多样,非常值得一看,即使季熠和谢观南只有一日来回的时间,也足够他们走马观花、领略一二。
游船观景虽然距离远了些,但对于浏览沿山石刻却能算是上乘而惬意的方式,他们在船上不但免了登山的辛劳,亦能饮酒说话,既能远观群像磅礴的气势,又节约了体力,季熠都佩服自己怎么能如此机智,想到这么个过生辰的主意。
船是佟追亲自掌舵的,船上除了季熠和谢观南之外就只有两名静海卫,其他人都在后面不远处的另一艘船上,这已经是季熠能精简到最少的随行人数了。如果不是太小的船行不了远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和谢观南厮混的乘具当然还数悦庄园子里的篷船。
谢观南被不少人说过他有佛缘,远的不说,慧觉就当面说过不止一次,可他平日并非是个虔诚的礼佛之人,所以他不知道为何季熠会突然想着带他来看石刻。
“神佛之说飘渺,而石刻却是实实在在人为的,聚集当世最精妙之工匠耗费无数心血所建造的石窟,是属于凡人的杰作。”季熠是这样解释的,“白川县过去曾是多个民族混居的地方,前朝之前还曾有过独立的外族王权,如此小而强悍的一个王朝居然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之间存在了数代,你不好奇吗?”
谢观南并没有那么多好奇心,但他喜欢听季熠说这些。这段时间季熠手上的事情也多,无论如何抽出一天来放松游玩都没什么不好,对谢观南而言去哪里并不重要,季熠陪着他便好,他对生辰也没有太特殊的概念,在家时他阿娘觉得这种日子里一家团圆吃一顿饭就很好了,如今在外,亲眷全不在身边,那么有季熠陪伴也足可堪慰。
钟宝山的石刻有着与中原其他地方石刻非常大的区别,这里的石刻内容、造像风格都明显带有周边小国的民族特色。无论是佛像还是供养人的雕像,从人物体态到衣着装饰、器物等等造型都很奇特,如果谢观南没有在西南生活了这么一年,乍一看这些石刻,断然想不明白这些东西是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它们看起来太特别也太陌生了,但是如今的谢观南再仔细看,又仿佛看出它们和西南这里的少民装束有些接近。所以季熠说这一地带的石窟是从前某个外族王权时期的产物,就容易理解了。
“看装扮,这些石窟中的造像,和潭水寺的倒有些相像。”谢观南指着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处石窟,发现了眼熟的造像,显得有些兴奋,“所以钟宝山的石窟里也是密宗造像吗?”
画舫行至石刻所在的航段,佟追放慢了速度,让船上的两位贵人能静静欣赏沿途的景致。谢观南和季熠便干脆出了船舱在夹板上驻足,向两岸观望,虽说平日都不是潜心修佛之人,可到了这样的地方,看着沿岸恢宏壮丽的风光和绮丽的山石,还有那些不知耗费多少人力造就的石窟,心情依然不自觉地澎湃了起来。
“对,是密宗。”季熠指着他们目光刚刚经过的一处,明王、力士的造型特别醒目,最是容易判断,“等一下还有更特别的。”
季熠是来过此地的,他自然晓得哪里都有些什么,关子卖不了多久,船行得再慢须臾间就看到他说的特别之处了。一路都在感慨此地石刻造型工艺之精美的谢观南渐渐收了声音,他瞪大了眼睛,不多时却又收回自己的视线,左顾右盼起来,仿佛不知道该把眼睛朝向哪里,而他身边的季熠则促狭地放声笑起来。
“你够了。”谢观南耳朵尖一阵潮热,他之前也不知道西南民风能奔放到如此程度,“这里……难道一直是这样豪放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