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洪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6章 再度交锋,开局悟性逆天,悄悄修仙成圣,逍遥洪荒,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76章再度交锋

任逍遥屹立于爆炸的风暴核心,轩辕乾坤自爆所引发的毁灭力量,好似汹涌的黑色海啸,裹挟着毁天灭地的气势疯狂冲击而来。

风暴中的能量乱流,如狰狞的兽爪,肆意撕扯着周遭的一切。

空间在这狂暴力量的肆虐下,扭曲得如同破碎的镜面,发出不堪重负的“咔咔”声响,仿佛随时都会彻底崩碎,陷入无尽的虚无。

周围的山川在这能量的冲击下,瞬间被夷为平地,巨石被碾成粉末,烟尘遮天蔽日,方圆百里内的飞鸟走兽都在这恐怖的威压下瑟瑟发抖,发出绝望的哀鸣。

然而,任逍遥的眼神却异常冷静,澄澈如渊,脑海中念头飞转,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精准地计算着灵力的每一次流动与变化。

他的思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愈发敏锐,过去修炼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感悟都在脑海中快速闪过,为他在这绝境中寻得生机提供着灵感。

他深知,唯有保持绝对的冷静,才能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掌控全局。

此刻,他甚至能感受到体内灵力的每一次震荡,每一丝力量的细微变化,就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对自己的“兵力”了如指掌。

在这生死攸关之时,他周身灵力在其精妙操控下,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运转起来,于体表构筑起一层无形却坚不可摧的护壁。这护壁宛如灵动且坚韧的水幕,看似轻柔,却将那恐怖的毁灭力量尽数温柔却坚决地隔绝在外。

每一股冲击而来的能量,都像是撞在无形的礁石上,被巧妙地化解、弹开,没有一丝力量能够渗透进来伤害到他分毫。

任逍遥全神贯注,感受着护壁承受的压力,不断微调灵力的输出,确保护壁的稳固。

他的呼吸平稳而有节奏,每一次吐纳都在调动着体内的灵力,与外界的狂暴力量抗衡。

他的心跳沉稳有力,如同战鼓的节奏,为他的战斗意志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可任逍遥心里清楚,那隐匿在黑暗中的黑色眼眸,狡诈多端且力量强大,若是正面交锋,想要取胜,实在艰难。

于是,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佯装受伤,引黑色眼眸上钩,再一举将其彻底击败。

念及此处,他微微咬牙,控制着倒飞的力度与姿态,装作不堪一击的样子,身形如被狂风卷动的败絮不受控制地倒飞而出。

嘴角,一缕殷红的鲜血缓缓溢出,那鲜血顺着下巴滑落,在风中拉出一道细细的血线,最终滴落在脚下的土地上,晕染出一片触目惊心的红。

他半跪在地上,双手撑着地面,肩膀剧烈地颤抖着,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声,胸膛大幅度地起伏,仿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气息紊乱得如同暴风雨中的湖面,波澜起伏。

他低垂着头,发丝凌乱地遮住了眼睛,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神情,只是那微微颤抖的身体,看上去毫无还手之力。

实际上,他的感知却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地锁定着黑色眼眸的一举一动,内心默默倒数着,等待着最佳的反击时机。

他的耳朵捕捉着空气中每一丝细微的动静,鼻子嗅着风中那若有若无的邪恶气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危险信号。

他甚至能感受到黑色眼眸那冰冷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扫视,如同一条毒蛇在窥视猎物,而他则如同一头潜伏的猎豹,蓄势待发。他的皮肤也仿佛变得格外敏感,周围空气的每一丝流动,都像是在向他传递着黑色眼眸的位置和动向信息。

“哼,任逍遥,你也不过如此。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黑色眼眸冰冷的声音仿佛裹挟着千年的寒霜,从虚空中传来。

它那原本闪烁着冰冷光芒的眼眸,此刻因为得意而跳动得愈发频繁,周围环绕的黑色雾气也如汹涌的潮水,愈发浓郁,隐隐有神秘符文在其中跳跃闪烁,散发出令人胆寒的邪恶气息。

它如同一条隐匿在黑暗中的毒蛇,在确认猎物失去反抗能力后,毫不犹豫地暴射而出,朝着任逍遥扑来,所过之处,空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肆意揉捏,泛起层层诡异的涟漪,空气也被这股邪恶力量挤压得发出“滋滋”的声响。

看着黑色眼眸上钩,任逍遥内心一阵暗喜,但表面依旧不动声色,继续伪装出虚弱的模样,甚至故意让自己的气息更加紊乱,引诱黑色眼眸进一步靠近。

他微微调整呼吸的节奏,让气息听起来更加急促和微弱,同时悄悄凝聚灵力,准备随时发动致命一击。

他的手指微微颤动,在地面上悄然划出几道灵力符文,这些符文隐匿在尘埃之中,等待着被激活,成为他反击的关键助力。

他的眼神低垂,却在暗中观察着黑色眼眸的靠近,计算着最佳的出手时机,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等待着猎物进入自己的攻击范围。

就在黑色眼眸即将触碰到任逍遥的瞬间,任逍遥那低垂的眼眸中陡然闪过一丝锐利的精光,恰似划破夜空的闪电,夺目而凌厉。

与此同时,他周身的金色灵力毫无征兆地如火山喷发般汹涌爆发,原本黯淡的身体瞬间被无尽的金色光辉所笼罩,恰似一轮新生的烈日,从黑暗的深渊中挣脱而出,散发出炽热而神圣的光芒。

这光芒如此耀眼,以至于周围的一切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边,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光芒的照耀下重获新生。

那些被爆炸摧毁的山川,在这光芒的映照下,竟隐隐有了复苏的迹象,枯萎的草木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原本死寂的土地上,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仿佛在向黑暗宣告光明的胜利。

“你以为我真的会如此轻易地被击败?太天真了!”任逍遥的声音犹如洪钟般响彻天地,充满了无尽的威严与自信。

他双手快速结印,动作快得只能看到一道道残影,每一个手印的变换都伴随着强大的灵力波动,仿佛是古老的神灵在吟唱神秘的咒语。

他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每一个符文的形态与作用,专注地将自身的正义之力注入其中。

古老的符文在他身边缓缓浮现,这些符文散发着柔和却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正义的力量和不屈的信念。

刹那间,一个巨大的金色光轮在他身前缓缓转动,光轮之上符文闪烁,释放出强大的压制之力,每一道符文都蕴含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它们相互呼应,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矩阵,宛如守护世间的神圣壁垒。

这光轮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黑暗,使得黑色眼眸周围的黑色雾气都被逼退了数丈。

光轮上的符文如同古老的星辰,闪耀着神秘的力量,它们的光芒相互交织,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抵御着黑色眼眸的邪恶力量。

黑色眼眸重重地撞击在金色光轮之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仿佛天地崩塌的轰鸣,那声音直穿灵魂,震得人耳鼓生疼,仿佛整个灵魂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揉搓。

强大的能量冲击如汹涌的海啸,以撞击点为中心向四周疯狂扩散,周围的空间像脆弱的玻璃一般不断扭曲、震荡,一道道细密的裂纹迅速蔓延开来,仿佛随时都会彻底破碎,陷入无尽的虚无。

裂纹之中,隐隐有黑色的雾气涌动,仿佛是黑暗力量在做最后的挣扎,而金色光芒则如同一把把利刃,不断地将这些黑暗雾气斩断、驱散,发出“滋滋”的声响,如同光明与黑暗的激烈交锋。

在这交锋中,金色光芒不断闪烁,仿佛在向黑暗宣告正义的不可侵犯,而黑色雾气则拼命涌动,试图冲破金色光芒的束缚。

每一次光芒的闪烁和雾气的涌动,都伴随着强大的能量波动,使得周围的空间时而扭曲,时而震荡,仿佛在承受着一场残酷的洗礼。

任逍遥感受着黑色眼眸的冲击力,心中暗自评估着它的力量,同时调整着光轮的灵力输出,确保防御万无一失,他的眼神坚定而专注,紧紧盯着黑色眼眸,不放过它的任何一丝动静。

他仔细观察着黑色眼眸的攻击方式和灵力运转规律,试图从中找到破绽,为接下来的反击做好准备。

他注意到黑色眼眸在攻击时,眼眸中的光芒会有短暂的闪烁,这或许就是它力量汇聚的瞬间,也是他寻找反击时机的关键线索。

他的思维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分析着黑色眼眸的每一个动作,预测着它的下一次攻击,准备随时做出应对。

黑色眼眸被金色光轮阻挡,发出一阵愤怒的咆哮,那声音仿佛是无数冤魂的哭嚎,震得周围的空间都为之颤抖。

它周身的黑色雾气疯狂翻涌,迅速凝聚成数条巨大的黑色蟒蛇,每一条都有水桶粗细,身上布满了诡异的黑色鳞片,双眼闪烁着嗜血的光芒,张牙舞爪地朝着任逍遥扑去。

这些蟒蛇游动时,周围的空气仿佛被冻结,发出刺骨的寒意,所到之处留下一道道黑色的痕迹,仿佛是空间被腐蚀的伤口。

蟒蛇的鳞片闪烁着幽冷的光,每一片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邪恶力量,它们的身体扭动着,发出低沉的嘶吼,仿佛在向任逍遥示威。

任逍遥见状,神色不变,手中法诀一变,金色光轮上的符文光芒大盛,一道道金色的剑气从光轮中射出,如同一把把金色的长剑,迎向那黑色蟒蛇。

金色剑气与黑色蟒蛇碰撞在一起,爆发出一连串的巨响,黑色蟒蛇的鳞片纷纷掉落,化作黑色的粉末消散在空中,但它们依旧悍不畏死地继续扑来。

任逍遥的剑气所到之处,黑色蟒蛇的身体被切割成无数碎片,黑色的粉末在空中飘散,仿佛是黑暗力量的消散。但这些蟒蛇似乎有着不死的意志,很快又重新凝聚起来,继续发动攻击。

任逍遥冷哼一声,身形一闪,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般穿梭在黑色蟒蛇之间,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金色的长剑,剑身上符文闪烁,散发着强大的灵力波动。

他挥舞着长剑,每一次挥砍都带起一道璀璨的金色剑影,将靠近的黑色蟒蛇一一斩断。被斩断的黑色蟒蛇化作黑色的雾气消散,但转眼间又重新凝聚在一起,继续发动攻击。

任逍遥的剑法精妙绝伦,剑招之间毫无破绽,他的身影在黑色蟒蛇群中快速移动,如同翩翩起舞的舞者,却又带着致命的杀伤力。

他的剑法融合了天地间的灵气,每一次挥剑都仿佛引动了自然的力量,金色的剑影在黑暗中闪耀,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与此同时,黑色眼眸再次发动攻击,它的眼眸中射出一道黑色的光束,光束所过之处,空间仿佛被撕裂,露出一道道黑色的裂痕。

任逍遥感受到这道光束的强大威胁,立刻在身前凝聚出一面金色的灵力盾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又是一年三月三

一弟于一

高武:从班级吊车尾到人族武圣!

风中求索

N135特殊任务部队

疑是银河

表白被拒,你真当我在乎吗?

长安思故乡

万人迷在快穿世界里魅惑众生

给你一朵大红花

我在诡异大厦当保安的那些年

小洱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