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弟于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烟火人家Ⅲ(417):王长秋的标准答案,又是一年三月三,一弟于一,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暴雨伴随着电闪雷鸣,把整个世界笼罩在忽明忽暗的世界里,也把会议室里一张张人脸扭曲成怪异的模样。断电了,城关镇党委的重点工作汇报会议还没有召开,就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中止了,有几个村的支书、村主任还没有赶到,有几个赶到了雨“肚子”里,根本没有防备,被淋成了落汤鸡,正在后面哆嗦着呢。
王全旺并没有坐在主席台上,而是抱着胳膊,看着窗外的大雨,和那几棵高大的油杉树,在风雨中摇摆着枝条,努力地保持着威严的形象,猛然,一道闪电如同一条长蛇般划开天际,有一股青烟冒过,一根小碗口粗细的枝条慢慢地下垂着,随着一声巨大的、震耳欲聋的声响,那根枝条便又迅速地从大树上断裂下来,在风雨中摇摆着,摇摆着,慢慢地断裂着,终于堕落在地面上,并没有多大的声响。
众人看着,没有一个人吱声,徐庆和办公室的几个办事员已经点起了蜡烛,把一张张人脸又照得苍白而怪异。王全旺回头望去,如同一只只鬼魅的脸孔,煞白而狰狞,他努力地克制着自己,劝说着自己,释放着自己,不发火,绝对不能发火,这群下属,是为自己好。
又有几个冒雨前来的,王全旺也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坐到了他的位置上,没有人主持会议,没有人再说出什么高屋建瓴的奉承话,因为,大家都知道,城关镇目前面临的局势是什么?虽然王长秋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打探到暗访组要到田县来,虽然他们有所准备,虽然王长秋、孙可孝、徐庆等人为暗访组准备了好几套标准答案,虽然渠凤送来晚了半步的情报,然而,一切都晚了,计生暗访组还是进了王沟大市场,进了老城各单位撇下的大杂院,进了王沟村,进了东街村,并没有多问什么,而是十分准确地进到几个家庭,拍摄了有关证据,如同万国旗帜的尿片布,让人有口难辩。
“两件事,第一件,查明以王沟村为中心的,田县城关镇位于城乡接合部的租房户、经营户的真实情况,一户不少,一人不漏,大人小孩,全部上册,在老家的生育情况,必须出具乡镇政府计生部门的证明,同时强化对他们的管理。然后,由徐主任负责,写出一篇调查报告来,题目就叫《田县城关镇辖区内流动人口及部分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之怪象》。注意,一定要把‘偷生、超生游击队’的‘怪’事全部写出来,怎么怪怎么写。还要写出来,不仅他们向我们这里流动,我们的人,也有流动在外的,更要说他们对我们当地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以及我们的人有可能对外地计生工作带去的、同样的负面影响。第二件事,第二件事,没了,散会!”
雨,还在下着。各村的支书没有如往常般议论纷纷,或者拉帮结伙,到大小酒店喝上一回,更没有吆五喝六地喊上一群机关的同志,大吃大喝一顿,接近感情,而是一个个冒着大雨,走了。所谓的一票否决制,谁都清楚得很,同样是天塌砸大家的,大个是不情愿撑的,更不可能只否了一把手一个人,还有另外一句话,叫作临死拉个垫背的,在否他一把手之前,他早就否了你,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王沟村的支部书记王长秋、东街村的支部书记孙可孝没有走,因为他们两个村,是被暗访组突袭了的村子,是犯了错误的村子,是应该挨批评而没有挨批评又怕挨了比批评更大的批评的村。因为会议上没有点他们的名,他们感觉到事态重大、极其重大,甚至连一把手王全旺都懒得理他们了。
王全旺没有回自己办公室的意思,两个人也便没了单独向他解释的机会,他们觉得,即便当着王全旺的面,发泄一通牢骚,那也是最后告别的议程。然而,王全旺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只是对孙可孝说了声:“老孙,老城这些破破烂烂的大杂院,给他们翻个底朝天,是各单位撇下的旧院子、旧房子,连同人员管理,一下子给他们送回去,不接受的,统统没收了。你啊,走吧。”
孙可孝愣了半天,怯怯地说了一句:“王书记,你要是骂,你就骂两句吧,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
王全旺笑了,说道:“生孩子这工作,我估计,天下的阳光,一样灿烂。记住一句话,谁的孩子,送给谁,不是咱生的,喊爹都不要。”孙可孝似乎听懂了王全旺的意思,冒着雨,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