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3章 墨菲无处不在,1976步步生莲,方寸山下,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弯省自五六十年代,到整个七十年代,再到八十年代初期,治安环境一直处于持续变坏的状态。
其根源,很大程度要归结于“省内人”和“省外人”的敌对。
成年人将敌意和仇恨传递给下一代,青少年之间打架斗殴霸凌火拼的情况就成了常态。
个体为了不被欺负,纷纷抱团结伙,形成了多如牛毛的帮派社团。
时间进入七十年代后,弯省经济环境转好。盘踞在村庄、县镇里的小帮派小团伙不甘寂寞,纷纷进入城市“淘金”。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后,其中部分帮派逐渐壮大起来。与港岛的社团一样“大的”涉足地产、金融、娱乐,利益网、关系网复杂。“小的”整日抢地盘、收保护费,寻衅滋事打打杀杀……
陈嘉慧知道弯省的夜晚并不太平,所以和丁芳华并没走远,去了酒店斜对面的吃到饱。
“吃到饱”就是自助餐
起初时,是六十年代弯省为了解决军公教和学生的就餐问题,从老美引进的快餐模式。
虽然叫自助餐,但远不及后世奢侈的汽蒸、烧烤、火锅自助,更像是街边几块、十几、二十块一位的廉价穷人乐。
花一份钱就可以随便吃嘛,便有了“吃到饱”这一别称。
后来餐饮商人们发现这一模式中的“门道”,大大小小的自助餐厅开始在弯省遍地开花,除了街头巷尾的廉价“基础款”,又发展出两个分支。
一种是客人自选餐食,然后按荤素、按份或按重量收费。就是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后一度非常流行的中式快餐。
另一种价位、装潢和菜品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丰富。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遍布商业街和大型商超内的“自助餐”了。
丁芳华对自助餐并不陌生,京城72年就有了,叫“自由主义餐厅”。
决定吃自助餐的原因,是因为比较高档的“吃到饱”。为了保证餐饮新鲜又不浪费食材,每晚八点后就餐有折扣。
“折扣”嘛,一直是最能打动陈嘉慧的点。
作为“地主”,她要请丁芳华。自然要在吃好的基础上,尽量的经济实惠。
正好,丁芳华也想见识下弯省的自助餐,便欣然同意了。
俩人过马路,进到餐厅正打量餐架上的菜品呢,吕红梅和薛少谦便在酒店门童的指引下找来了。
于是,请客的变成了薛老实……
自助餐厅开在台中最繁华的区域之一五泉路,算是有点小贵。正常单人价要一百八十块,八点后打七折一百二十六。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为了省钱会特意等到八点后进店。以至于交完钱后等了半天才有空位。
服务员还在收拾餐台时,四个人就迫不及待的拿着餐盘,捡可心的食物开始装了。
真饿啦~
白天时大家上午去看了日月潭,中午随便找了家风味小店吃过饭,又赶场似的去了阿里山。
傍晚坐着小火车下山时,中午吃的东西就消化的差不多了。
住进酒店后因为要等某人嘛,一直坚持到八点来钟,说是饿的前心贴后心都不夸张。
不然,正在气头上的丁大姑娘,也不会跟陈嘉慧出来吃东西。
陈嘉慧在港岛时就跟丁芳华和吕红梅混熟了,薛少谦又是个好相处的。四个年轻人也不矫情,很快清空了第一盘。
然后,丁芳华、吕红梅和陈嘉慧结伴去“补货”。薛少谦也想去,但看到大家放在座位上的外套,决定等一会儿再说。
就在丁芳华和吕红梅打了两盘吃的回来,薛少谦起身准备出发时,陈嘉慧的惊呼声响起:“喂~你搞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