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八八章 东征,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拿下金山、瓜州之后,罗大纲准备攻取镇江,途中被文艺麾下1500八旗兵马阻击。
但是此时的八旗子弟已经没了往日威风,野战水平很一般。
这一点董良也深有感触,他在福州和安平都跟八旗交过手,这些人的战斗力已经比不上绿营。
而绿营本身的战斗力也参差不齐,甚至要看带兵的将领。
也许京城的八旗有满清朝廷看着还会好一点,这董良就不清楚了。
不过这些清军凭借火炮、深沟高垒,还是可以抵挡一阵,但这一次他们碰到的是太平军中能征善战的罗大纲。
罗大纲是广东梅州人,原本是天地会艇军将领,也可以说是水匪头子,他常年在西江上活动,期间还跟太平军交过手。。
咸丰元年于桂平城被冯云山说服,然后加入太平军。他们的加入补足了太平军水战的不足。
罗大纲在太平军中屡立战功,很快成为军中数得上号的清军将领,与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胡以晃等人齐名。
他当即下令太平军手持稻草,拔桩越壕攻击,杀向清军阵地,但没成功。
夜晚,罗大纲亲率200精锐士兵,突袭清军营垒,女将苏三娘与其同行。
文艺猝不及防,1500八旗六神无主,还未来得及列阵,罗大纲就杀入大营,猛砍猛冲,如同切西瓜。
八旗子弟没搏斗之勇气,纷纷溃逃,连镇江也不回,文艺直接带残兵跑去苏州。
罗大纲夜袭获胜,副都统文艺狼狈而逃。太平军乘胜追击,翻越北固山,杀入镇江城内。
此时,城中居然无一兵一卒,清军估计早已魂飞魄散。
镇江古称京口,是长江与运河交汇之处,既是南北要冲,也是南京东南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罗大纲顺利攻占镇江之后,依北固山,傍长江、运河,新筑城墙6里,建炮台6座,并广积资粮,备战不懈。
在镇江,罗大纲还很注重安定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经济生活。
他执行圣库制度,要求百工归衙,建立男馆,女馆,并一面动员百姓量力捐献军需,一面实行平买平卖政策。
但为贯彻拜上帝会独尊上帝,罢黜诸神的宗旨而火烧金山寺、甘露寺等。
这却是董良对太平军不认可的地方。
镇江陷落后,江苏巡抚杨文定内心惶恐不安,害怕咸丰追究责任,于是先下手为强。
杨文定参劾文艺道:“本人去苏州、常州搬救兵,镇江是文艺防守;救兵还未抵达,文艺就率八旗精兵溃逃,罪不容诛。”
杨文定想开脱罪责,参劾文艺还不行,他必须拿出补救方案。
为此,杨文定让苏淞太道吴健彰去联络英国公使,希望列强能出兵镇压太平军。
杨文定想要借助洋人的力量,但是他又给不出人家开出的条件,更何况此时的英国人在谋划东番岛,在上海根本就没有什么兵马。
结果呢?英国以中立为由,表示不干涉战争,只要能保住英国商业利益就行。
而且,此时在上海的列强也在观望,他们知道这股叛军也信上帝,兴许可以培养成自己的傀儡。
只是后来,洪秀全此人太过傲慢,他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对洋人不假辞色,想要从他们这里获得好处,又不愿意出卖利益。
他终究是没有做出出卖民族利益的事情,这一点比满清要强多了。
因此洋人转而继续支持满清。
英国不同意出兵协助,杨文定只好跑去扬州,与杨殿邦守城,戴罪立功。
可是扬州更不好防守,城内没兵不说,居民还特别痛恨清军,他们早已与太平军联络,准备献出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