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一七章 后方(四),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受益于华族在海峡建造的快速交通线,董良基本上每天都能够收到东番岛传来的消息。消息会送到舰队,然后再由舰队准确传送到董良的手中。
他的命令也会每天传回去。
董良知道后方的人都很努力,周藤虎虽然抠门,但是他想的长远,他只是担心后面需要钱粮的时候他手中拿不出钱来了。
西表岛上原港。
华族迁移之后,这里没有了往日的人气,但是岛上的生活却更有节奏感了。
潜龙城纺织厂中,车间主任王翠翠穿着一件紧身的白色罩衣,勾勒出迷人的身段。头上带着一块翠花布头巾,紧紧地包裹住一头乌黑的秀发。
王翠翠的年纪轻,头脑聪明,又爱琢磨,很快就掌握了蒸汽动力纺纱机的使用办法,因此被提拔为纺纱车间的主任。
虽然是车间主任,她依然是要干活的,只不过还要负责管理其他的女工,另外她还要负责新进员工的培训,车间内出现的问题,她也要负责处理。
当然了,她的待遇也要比其他人高一些。
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这是华族劳动分配的基本原则。
此时的英国,纺织业进入了机械化生产的新阶段,大规模的纺纱厂和织布厂开始兴起。
纺织业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地改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这个时期的英国纺织业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贸易政策上,英国政府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纺织品的出口和市场的扩张。
除了鸦片之外,英国人此时向中国输出最多的就是棉布。
董良知道,华族要是想与西洋列强在外贸方面竞争,就必须要发展纺织业。
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而且布匹还是一种消耗品,这就让纺织品成为了这个时代流通量最大的外贸产品。
几个工业化的列强无一不大力发展自己的纺织业。
美国的崛起也跟二十世纪初期纺织业的电气化革命有关,当时的美国经过了南北战争,坐拥着原材料产地,和发展较快的电气化技术,一举超过了英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纺织业大国。
而大英帝国的纺织业经过了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大发展之后却进入了衰退期。
华族同样有发展纺织业的重要条件,现在华族下面的生产大队,只要有条件的都会种植一部分的棉花、桑树、黄麻等经济作物,为华族自己的纺织业提供原材料。
只有工业的发展才能刺激更大的需求,让一个民族有扩张的动力与实力。
王翠翠早就已经适应了纺织车间中嘈杂的声音,她走到一名年轻的女工身边,手把手地帮她矫正错误的动作。
她见证了整个潜龙城纺织厂的发展,从一开始的时候几十部经过董良改进的手动织机,到后来董良从扶桑搞来了几部蒸汽动力织机。
再后来,华族自己仿制并且改进过的织机越来越多,车间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一开始的车间就是几间石头房子,现在这座车间,长五六十米,宽十几米,四周是水泥砖墙,墙壁上有巨大的玻璃窗用来采光。
房顶是粗大的圆木横梁,上面覆盖厚实的瓦片。
因为这里每年都要经受十几场台风的洗礼,因此这里烧制的瓦片比旁处要厚实得多。
这样的车间在整个工厂有七八座。
原本陈得利准备让她搬到东番岛去,因为他俩已经订婚,准备在今年年底完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