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萧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一米办公区,记录者的密码,王萧萧,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门前下车处的上方是一个巨大的方型雨搭,来人下车既不会日晒,也不会雨打。
韩局长他们往上走的档儿,王萧萧在后面跟着,走得很慢,低着头,像是在数什么。
“王哥,在数一百单八登呢吧!”庆军回头笑着打着哈哈。
“一百单八登倒是没有。一共二阶,每阶18登,共36登。”
王萧萧,同样打着哈哈说。
到正面,巨大的雨搭,被八根方形柱子支撑。
正门是一排清一色的铜门,左右四扇,中间是圆形转门。
“韩局长,咱这大楼东西长有一百多米吧!
“好眼力。东西长,126米,十二层楼,高36。9米。”
进入办公楼,是一个两层楼高的挑空大厅,从上到上,一水的理石砖。
楼上二层的围栏,也是石材的。
楼内有四部电梯,左右各两部。
韩局长的办公室在六楼。自己一屋,里外间,面积并不大。
站在窗前向外望去,广场非常宽广。
远处三公里处老县城隐隐若现。
趁着韩局长忙着招呼客人的时候,王萧萧和同来的记者志辉使了个眼色,出去了。
。。。。。。
张亮是这里的熟人。自从画弧,货被扣了,人被罚了之后,张亮就改了行。
虽说这村里人没有多大文化,但是人要精起来,天地都为他们说话。
张亮原来在村里处事就自来熟。
家家户户有个大事小情的离不了。
喜事当主事的,把来来过往的客弄得一团和气。吃着、喝着,末了还能挟上条烟,拎两瓶酒走。
白事张亮也是不放过,动情的时候,哭得比亲儿子还亲。
张亮当过村里治保委员,就这一点不好,找着治保的机会,一个劲的往人在外打工的媳妇家里去。
时间久了,人家家里公公、大伯子不干了,难免就风言风语的。
张亮人机灵,看出苗头不对。又见人家出去打工,挣了些钱,索性辞去了治保主任工作,混进了县城里。
不画弧了,以前挣钱的本事打了折扣。张亮就跟着人跑腿倒腾五金、水泵、煤炭。
县城里不大,倒腾这些就得吃吃喝喝。加上人会来事,就结识了这个局、那个局的局长。
日子不错,在县里买了房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又在城边租了块地,开了个大车店,院子也没有闲着,堆放着煤炭,住店的也多是倒腾煤炭的人。
张亮这人灵光就在于,他倒腾煤炭,开大车店,却从来不在那呆着。
和局里的领导接触多了,张亮觉得,在那个地方呆久了,全身都是煤焦油子味,没档次,被人瞧不起。
也从来不和外人提起自己的生意,反正饭桌上不差事,来了官员们,店面上可好的上,还不时的引见一些省城的,市里的,一同招待。
给人感觉,他更象是办公的人员。
。。。
王萧萧在楼里转着,走到了距离韩局长隔两个屋子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明亮,二十个平方。
“怎么样,搬进新大楼,条件好了吧?!”
世间有一个最智慧的打听,就是“明知故问”。
眼见着不大的房间里,有十多位办公人员,王萧萧故意这样问。
“好啥啊。你看看,这隔断一人就一平方米,屋子里去了桌子,就过道了。”知道是韩局长的客人,自然也就热情着,口头上也没了遮拦。
据说后来报道播出后,县长还特意调查此话是谁说的。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个准信来。
“以前咱们是二三个人一个屋,现在除了办公桌,现就是几个档案柜。”
“自己的东西啥也没地方放。楼是新了新,条件照过去差多了。”
“县长的办公室呢?"
"听说有二百多平方米,咱们是六楼,县长在九楼,从来没去过。”
“我去过一送材料,那办公室真气派,占了整个东边,里外间。”
“办公室是大,不过秘书坐在进门的过道里,也见不着个亮。”
两个同屋的也凑了过来,小声的说。
事过多年后,王萧萧再次来到南台县时,县长原来东侧堵头的办公室被打开了,分成了几个办公室。这是后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