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随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章 粮票,刘大壮穿书,白云随风流,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
从此各种粮食票证,便开始进入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票证时代正式开始了。
因为粮油的短缺,所以都限量供应了,怎么限?当然是票证光拿钱不卖给你,粮票!分全国通用粮票和各省,直辖市的地方粮票。
发到老百姓手里的,都是地方粮票,北京市也发了粮票,但他有个缺点不易保存,全国粮票可以无限期使用,北京市粮票呢,有效期一个月,过期作废。
全国粮票是钞票纸印的,9厘米长4厘米宽,北京市粮票呢,最普通的薄纸,长3厘米多点,宽1厘米多点,区别是真的大。
领取粮票凭北京市居民粮食供应证,每户人家一本,上面写着家里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粮食定量。
院里的人终于意识到,这个小本本到底有多重要了,它是和户口联系在一起的,粮票是个统称,细分有粗粮票、面票、米票。
米票不多,每人每月四到五斤,还有就是粗粮票,这是大家的叫法,因为上面只有粮票两个字,在粮站里只能买玉米面,白薯之类。
这时买粮食都要去粮站,粮食是最重要的,统购统销物资,管制的很严,中央有粮食部,地方有粮食局,最基层是粮站,不光卖粮食,还管发粮票。
市镇粮食定量供应,从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公布施行,文件规定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四十四斤、轻体力劳动者、每月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 。
最傻眼的要数贾张氏,因为农村开始实施工分制,你干活才有工分,用工分换取你所需要的,她不干活啥也没有了,关键还是农村户口,城里也没有她的粮食。
工分其实早就开始实施了,一直到人民公社组建完善成熟,工分才深入人心的。
现在再想转户口,已经是不可能了,除非你在城里有单位上班,她一个只会撒泼的老太婆,能有个什么工作?
最关键的是,他们家三个人没有定量粮,全家只有贾东旭一个人有,这就难办了。
院里人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了,因为粮食定量大家要算着吃,不然坚持不到月底。
特别是家里有半大小子的,就比如刘海中家,最近打儿子特别勤快,三天两头就打一顿。
还有就是贾家,两个女人吃稀得,只有贾东旭要上班,才有窝窝头吃,他们算的最仔细,幸亏一个还小吃不了多少。
也多亏了贾东旭,他还是轧钢厂钳工,属于重体力劳动者,每月有四十多斤的供应粮,要不然吃稀的都不够。
现在的情况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四合院里的人,大部分都有积蓄,但是你得能买到粮食才行。
唯一还好的是,菜和肉这些还没有限购,大家可以多吃点菜能省不少粮食。
刘大壮家倒是没有多大改变,只不过白面馒头吃的次数少了。
入秋以后,王府井大街和南锣鼓巷北口,相继成立了,王府井百货大楼,北京市百货大楼。
在王府井和前门大街,有大家熟知的同仁堂,绸缎庄,还有八大祥,他们都是,瑞福祥,谦祥益,益和祥,瑞林祥,瑞生祥,瑞成祥,和庆祥,瑞袱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