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登基(上)
颜丑文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0章 登基(上),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颜丑文良,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平日里对士兵好,吃穿住比士兵们在家里还好,更不用说还给大家按时发月钱。士兵们当然在战场上也会用高昂的士气回报你,只要没有战败,就很难出现大量伤亡。高昂士气的军队是很难战败的。
反观北原和兴汉,北原的士兵因为自带干粮出征而破产的比比皆是,一些牧民以为被征召,最后因为没有抢到东西,打仗活着回家后连马都卖掉还债,不够的话自己反而变成了牧奴,简直可笑。
兴汉的士兵平日里军饷被克扣,军官吃空饷不说,还把士兵当成自己的仆人一样使用。士兵因为拿不到足够的饷银,只能干活挣钱,哪里还有军队的样子。
那样到了战场上,你要我开拔就得掏钱,射完三箭就要赏钱,不然对不起我不打了。
平日里士兵反抗不了军官的勒索,到了战场上,反而是军官被士兵勒索。简直可笑至极~
虽然只有3545个牌位,但是在历次战斗中伤残的人其实也不少,并不下于这个数字。但延寿教会给他们免费的两餐,至少保证他们一生不会被饿死。至于其他,就是会安排一份不用卖力气的“清闲”工作给他们,培养他们动起脑力来自己挣碗饭吃,并不全是“施舍”。
事实证明伤残的士兵们确实更喜欢能做份工作,证明自己并不是靠着因为伤残“被施舍”才活下来,他们大多反而比普通人更敬业,更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
周宇在登基之日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战死的教友们,让延寿教的人都十分有感触,知道教主是将大家记在心里的。大家虽然不知道教主登基后还要经历多少征战才能一统天下,但是为教主天下大业而效死之心却更坚定了!
中午,周宇接见了各地过来的重要人士,其中有不少原本是兴汉的官员。他们要么从京城出奔来投,要么就是延寿教势力范围内的官员,就近就“投”了。当然也有挂印而走不愿趟这浑水的官员。
这些兴汉官员周宇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做法很多时候都是“两面下注”。当然这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而是他们背后的家族决定的。
他们背后的家族大多都是在兴汉盘根错节的家族,各个家族眼睛又不瞎,他们的情报能力说不定比皇宫里的刘承曜皇帝还要更强。
因此他们早早就知道延寿教可能成事,有些人和延寿教拼命做生意,甚至跑到安右道来定居,未必只是单纯为了赚钱和“避难”。随着周宇的“反意昭显”,立刻变成了更深意味的“下注”。
京城里为什么那么多人往安右道出奔来投靠延寿教?不就是之前没下注,现在急急忙忙“止损”嘛。延寿教拿下北原之后,一些敏感的人就嗅到味道,知道周宇自立的概率极大。
因此学着韩振海想要跟周宇结亲的人络绎不绝,周宇拒绝了这个,方佳丽的弟弟方逸羽作为周宇的小舅子都接到了不知多少想要结亲的暗示。
那些在延寿教控制区之下做官的官员,当然成了他们背后家族抛出去两面下注的“棋子”。他们只要配合延寿教,顺顺当当地过渡,今后在家族里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那些被下注到兴汉一方的“赌注”要是没死,今后就要反过来仰仗他们了。
这是这些家族能几百年绵延生存下来的“政治智慧”,该搏的时候毫不犹豫,该抛弃的抛弃,天下大变局之下能止损一半都跑赢太多人了。
因此周宇摆明了要登基自立为皇,这边的文人就算有跳出来叫骂的,也被他们背后的家族强行摁了下去,害怕对方害了全家,直接送到外地去。
后面没有家族的更是无足轻重,大多数文人、官员、权贵只要是留在安右道的,都安安静静没有出声咒骂周宇“不忠不孝”之类的话,都静静地等着结果。
到了10月1日这一天,这些人更是争相过来拜见,参加“典礼”,正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安右道观察使韩振海都不必说了,周宇的岳父。而淮扬道的观察使彭秋东也下注了周宇这边,还亲自到场,更是让许多人觉得意料之外却也在意料之中。
彭秋东当时被刘承曜拿出来当官员典型的时候,许多人认为他的前途远大,今后出阁拜相十分轻易,毕竟是皇帝心头喜爱的文臣嘛。因此他支持周宇显然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
他们觉得既然兴汉皇帝那么看重你,你应该“回报君恩”才对嘛,怎么你也“投”了?
可彭秋东也是因为延寿教才起来的,他和延寿教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多,双方的利益捆绑也不小。而彭秋东被刘承曜“下放”到淮扬道收拾汤国辅留下的烂摊子也是心里颇为不满。
要不是周宇出手抬了他一下,延寿教的投资帮淮扬道恢复了一些元气,彭秋东只怕只会立刻“露怯”,显露出他其实没有那么厉害的政治能力的真相。
因此,更清楚延寿教厉害,周宇有神仙手段的他,选择投注延寿教也是意料之中。
(/53695/53695003/10100341.html)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