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三章 被屠杀的要塞,虫族是怎样炼成的,政泓,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现在这些都消失了,为什么?”有采集者对此抱有疑问。
同族回应,“因为星球的地表温度下降,它们都变成了冰,再加上后续的风沙掩埋,这些冰也就沉到了地下。”
“可能是因为这颗星球的质量不足导致,质量小意味着内核温度冷却的速度越快,一旦星球内核彻底冷却,星球磁场也就无法维持,被蓝矮星那比一般恒星强上许多倍的恒星风吹拂,原本的星球大气自然也就被吹的稀薄。”
“然后后续的星际尘埃落在原本的冰层之上,便有了如今这样沙尘漫天的地表环境。”
“因为是这样的沙尘环境,每当这颗星球到达近日点,飘散在大气中的尘埃颗粒吸收到更多的太阳能,这种充满尘粒的空气就会比周围大气更热,因而急速上升,空缺的地方被其他空气迅速填补,沙尘风暴就是由此形成。”
形成如今这样星球地表环境的原因并不算复杂,比这更加复杂的环境采集者们都见识过,尤其是气态星球的环境,恶劣且混乱,到处都是气流的环境想要找寻痕迹推导实在是太过困难,相比之下如今类地星球这种有迹可循的环境,实在是再好不过。
“像这样的环境,就算我们要寻找的文明有遗留下什么建筑群,五千年的时间里恐怕也会被沙化殆尽,成为那漫天沙尘中的一部分。”
有个体很是担忧,这种担忧来自于‘集群这次的行动会一无所获’这种可能。
“也可能会被风沙掩埋,总之还是要找找看。”持有乐观态度的采集者安慰起忧虑的同族。
只要人造建筑能在被侵蚀殆尽以前被风沙掩埋,那么被完全沙化的可能性就会很小,掩埋建筑的沙尘会起到很好的挡风偏流的作用,相当于是一道遗迹的保护层,这也是为什么遗迹、化石这些东西,往往需要从地下挖掘出来,因为在地面上没法承受岁月的洗礼。
遍布全球的根茎网络,想要搜寻地下的古迹是非常轻松,采集者们只需要击中根茎竖直向下探寻即可。
也就几天的时间,一段生命场信息就传遍整颗星球,被星球上所有采集者获知。
“有发现!是人造建筑群!”
被找到的建筑距离地面三千公里,被埋得很深,建筑是由一种陶瓷砖、砂石、金属条构建的复合式建筑,表面被侵蚀得很严重,坑坑洼洼,镶嵌着很多细沙颗粒。
“里面到处都是沙子,不好探索。”
见到这些的采集者知道自己遇到了难题,建筑被埋得很深,意味着压力很大,又是经历岁月洗礼被沙化过的老古董,如果它们贸然的与其接触,搞不好会导致建筑崩塌损毁。
因此,就有个体提议。
“我提议,先将周围的沙子固化,然后再清理建筑内部的沙子,固化建筑本身。”
“赞同。”
按照提议中来,根茎分泌出一种胶体,这些胶体粘连住建筑周围的沙子,使其变成一个包裹在建筑外面的坚硬防护层,外观上有些类似鸡蛋,因为这样的外观结构更加容易分散压力。
随后,采集者们开始驱动自己的根茎,一边清理建筑内的沙子,一边固化建筑本身,让其在与空气接触的时候,不至于因此发生损坏。
大量个体共同工作下效率惊人,没过多久,采集者们便完成了对建筑的固化以及大体上的探索。
通过构建物理模型,采集者们很直观的就能在频道内看到它们勘测的遗迹。
“这个地方的结构……嗯,很可能是一座要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