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重门战术
糊糊味的糊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重门战术,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糊糊味的糊糊,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战术上,吴懿充分利用了当时已有的战术知识,如利用火攻。在魏军夜间宿营或穿越林区时,守军常使用火攻,引发混乱,从而削弱魏军的战斗力。
在连续几天的防守中,吴懿的战术取得了显着效果。魏军虽多次试图攻破汉中防线,但每次都在高昂的代价前止步。司马懿和曹真面对这种弹性防御,感到十分棘手,他们开始意识到,要拿下汉中并非易事。
最终,当诸葛亮率领援军赶到时,汉中的守军尚且坚守着最后的防线。吴懿用他那精妙的防守战术,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吴将军防守汉中有功,当赏!”诸葛亮与吴懿汇合后,毫不吝啬的夸奖起来。
“丞相谬赞,某家不敢居功,全奈将士用命,加之…”吴懿后面的话欲言又止,抬眼看了看诸葛亮,又看了看其身边的孟获,低头不语起来。
“呵呵,这里又无外人,吴将军但说无妨。”诸葛亮见其模样哪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丞相恕罪,这汉中防守之计乃是魏延将军教给某家的重门战术。”吴懿小心翼翼的说着,他知道魏延乃是孟获的人,生怕因此让诸葛亮产生间隙。
只是他却小看了诸葛亮的胸怀。
“哦,重门战术,看来魏将军确实是个大才,子远不妨与我讲讲这重门战术。”诸葛亮一脸笑意的看着吴懿。
在汉中的各个要害地点修筑坚固防御,以阻挡敌军于国门之外,充分利用汉中的地理优势进行防守。通过在汉中周边设置重兵把守,占据了险要地势,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有效地阻止了敌军的进攻。
在吴懿的详细讲解下,诸葛亮对“重门战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个战术不仅依赖于地理优势,还巧妙地利用了兵力部署和军事工程的结合,形成了一个高效的防御体系。
“重门战术的核心,在于‘层层设防,步步为营’,而这始于对地形的精准把握。”吴懿指着地图解释道,“首先,我们在汉中的入口设置第一道防线,利用狭窄的山谷或是河流的天然屏障,建立起坚固的防御工事。敌军若要入侵,必须突破这些难关。”
诸葛亮点头表示理解,脑海中已经在模拟如何实施这种防御策略。“这些我们都做到了,但关键在于如何持续消耗敌军的战斗力,而不至于让我们自己的军力过度消耗。”
“正是如此,丞相。”吴懿继续解释,“当敌军突破第一道防线后,他们会发现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网络。我们在每个战略要点都设置了防御点,比如山头、渡口或是小路,这样敌军每前进一步,都会遭遇到新的抵抗。”
“这些防御点如何保证通讯和补给呢?”诸葛亮问道。
“每个防御点都有预设的供给线路,以及隐蔽的通讯系统。我们使用信号烟或是信鸽传递信息,确保各个防御点能够及时获得支援。”吴懿详细说明。
“那如果敌军派出大军来攻,单靠这些分散的防御点能抵御得住吗?”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就是‘重门战术’的精妙之处。我们并不是简单地依赖固定防御。每当敌军主力接近时,我们会根据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必要时进行战略性撤退,引诱敌军深入。而每当敌军分散力量去攻克某一防御点时,我们就集中兵力,对其薄弱环节进行反击。”吴懿的回答充满了自信。
诸葛亮听后不禁赞叹:“这的确是高招。将敌军引入我们的陷阱中,以不变应万变。”
“是的,丞相。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兵力,在汉中这个战场上,发挥出数倍的战斗力。”吴懿继续说道,“此外,我们还利用地形设置多种陷阱和障碍,如滚石、陷坑等,使敌军在进攻时增加损耗。”
“这些设计都需要精准的计算和布局,吴将军,你和魏延将军都做得很好。”诸葛亮满意地说。
随后,两人又针对一些具体实施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如何根据不同地形选择最佳的防御点,如何布置陷阱和障碍,以及如何训练士兵进行快速移动和灵活应对等战术层面的问题。
通过这次详细的解读,诸葛亮对“重门战术”有了全面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在汉中实施这一战术的决心。他相信,只要正确运用这一战术,蜀汉的北线就能够得到稳固,为未来的军事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错,如今有魏将军这套战术,加之子远熟练的运用,肯定可以守好汉中,如今孤带来了援军,全交给子远指挥,子远,你可有信心守住汉中?”诸葛亮表情严肃的看着吴懿,似乎想要将吴懿的想法看透。
“丞相放心,某家定当竭尽全力守护汉中。”吴懿单膝下跪,抱拳行礼。
“哈哈哈,有将军这句话,孤便放心了。”诸葛亮忙上前托起吴懿。
在诸葛亮的鼓励下,吴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知道,汉中的安全对于蜀汉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抵御外敌的屏障,也是维系蜀汉内部稳定的关键。
“丞相,魏延将军的‘重门战术’虽然精妙,但实施起来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不知丞相带来援军中可有适合此任务的将领?”吴懿询问,他清楚一个成功的防御体系不仅需要策略,更需要能够精准执行这些策略的将领和士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