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oEVE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4章 政务之重又为何,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MangoEVE,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元康忍不住噗嗤一笑。

高澄却是神色自若,淡定搁下紫毫,覆上印章,将信递与陈元康,眼底笑意狡黠:“替我蜡封!”

“诺!”

自上次元善见宫中掘道,高澄就进一步强化了对朝局的掌控。

核心军政要务也尽数转移到晋阳霸府直接管辖。

高洋除了掌邺京之兵,同时主持朝中三省日常政务循制运作,但巨细仍需呈报晋阳。

相较于高欢时期,高澄对东魏朝政的控制近乎彻底专权。

政事上重用培植三崔、陈元康、杜弼等汉人集团,推行汉化政策。

可军事上,因侯景缘故,仍是依赖六镇鲜卑贵勋,虽想扶持高季式这等汉人军将。

但过去高乾、高昂之死,以及高慎叛逃,河北豪族甚至于整个汉人集团早已游离于军事轴心。

这种军政的胡汉分工化,以及高澄过去整肃吏治,打击勋贵腐败的强硬手段,在高澄表面的稳固统治下,也潜藏着隐形的胡汉矛盾。

其实在侯景起叛之初,勋贵要杀崔暹,高澄已经有所意识。

只是既要应对侯景叛乱,又须抗衡宇文泰、南梁。

繁重的军政事务使他暂时无暇深入考量制度革新。

而西魏府兵制不断收拢吸纳关中豪族乡兵,汉人集团得以在军政上加强影响力,尽管表面上恢复鲜卑姓氏、改穿胡服,却是潜在推动了汉化改革,形成了比东魏更为稳固的胡汉融合体制。

这日,崔暹整理完邺城呈递的政务奏报,及晋阳各兵曹的军务文书,一并呈至高澄面前。

高澄正细细浏览着苏绰的六条诏书以及宇文泰的三十六条新制。

见崔暹将一摞文书置于案上,随手取过最上面那本,展开一看,正是慕容绍宗的军饷请调文书。

高澄微微抿唇,将文书合上,淡淡说道:“军粮调动事急,崔昂也是自有考量,既消耗合理,仓廪充裕,你那里若觉无碍,倒也不必事事报与我知。”

崔暹躬身应道:“诺!”

高澄随即将文案一一展开,快速掠过数份牍文,转眼间就分作两摞

推出其中一摞:

“季伦,如今在晋阳,不必事事都要呈报我知晓。你也知道,我如今很忙,往后邺京的汇报文书,你每月只要选择重点口述给我知晓就行,若遇非常之事再另行禀告,像这类文书以后就不必呈过来了。”

高澄在邺城时,确实是事无巨细,都会亲自批审,即便完事汇报,也会一一查阅执行结果。

崔暹如今迁了尚书仆射,仍是依着先前的习惯给高澄递交文书。

高澄见崔暹低垂着头,显得有些沮丧,忽然轻笑:

“崔暹,这本是小事,再说凡事并非一成不变。每一步,有每一步不同的走法。”

崔暹颔首回道:“下官谨记大将军教诲!”

高澄大笑:“季伦,一向都我是你教诲,何曾轮到我来说教你?!只是如今我总揽军政事务,自当权衡轻重,有所张弛。

以往任你为御史中尉,只因当时若再不肃贪惩腐,就会危害根基,可如今便不同了......季伦,你是个明白人,不妨说说,眼下当以何事为急务?”

崔暹回道:“平侯景之叛,讨王思政,收复颍川失地。”

“不错!”

“就像绍宗知道,寒山得胜,就当乘胜追击进取潼州。这是他身为军人的本分。

当然后续要务自然是平定侯景,讨伐王思政,更长远些便是一统东西......可这都是军事之重。”

高澄望向崔暹,继续问道:“可政务上,又有何为要务?崔暹,你是文臣,你且说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云升仙记

sbanjvko

史上第一贱修

dub

纯阳神体:仙魔双修

凤凰翔舞

人间武圣

酸宝

谍云重重

尘中陌

原神:大恶龙作死系统

木子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