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云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章 杜甫草堂,浅谈前半生,瀚海云隐,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工部祠前有何绍基撰写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堂中有"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对联。在这墙壁之间还镶嵌着清乾隆、嘉庆年间石刻"少陵草堂图",刻工深厚,雕琢精细,能够让人清楚地随着这图上之景,联想到曾几何时的草堂风貌。

出了这工部祠,我们随着这石路的走向,慢慢折向茅屋的水槛,水中红鱼似乎在欢快的游动,莲花的香气随风缠在呼吸之间,路边茂林修竹,虽处在这闹市之中,却丝毫感受不到属于闹市的喧哗和尘嚣,在这里,人与自然仿佛融为一体,似乎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灯红酒绿中,得以让身心收获一丝放松,就连灵魂都似乎放空了,尽管没能在这陋室待上很久,但这份记忆却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

继续向前,绕过水竹居,就是杜诗书法木刻廊,这里有近代许多名人和书法家题写的杜甫的诗,不难看出,这些仁人志士对于诗圣的诗的喜爱程度之深,也不禁令人感叹,也许单凭这些木刻,这趟杜甫草堂的旅程,就算得上是不虚此行了。

尚未从这一张张木刻诗中回过神来,却发现我和姥爷已经走过了花径,进入浣花祠,瞧着那浣花夫人雍容的仪态,不由让人感佩艺术家的匠心独运,那东厢房里蜀锦织机,也不禁令人刮目相看,只因为这蜀锦天下闻名。

别过仰止堂,又瞻仰了杜甫的千诗碑,这些诗碑,凝聚了诗人和近千位书法大家的真迹妙品,不消又是杜甫草堂的一处宝库!

我和姥爷又回到了杜甫草堂的茅屋边,久久伫立,我看着茅屋,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这位诗圣的往事:上元二年之春,杜甫投亲靠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也算是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打破这小屋,祸不单行,这大雨又接踵而至。杜甫长夜难眠,满是感慨,写下了那篇脍人口的诗。这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但这诗中所现之感却是忧国忧民的情。

我不觉在心中默默念起这首千古绝唱:“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诗中,句句蝉联而下,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那是杜甫的博大胸襟,更是这位诗圣曾几何时的崇高理想。

最后我们沿着小路来到了唐代遗址陈列馆,在这里仿佛穿越回了那时的唐朝。2001年底,在这草堂之内发掘出了大面积的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这些文物进一步丰富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印证了杜甫当年对居住环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写之实迹,不知不觉中为杜甫草堂的历史增添了几分厚重。

这里是属于杜甫的人间天堂,这里是凡间的自然庄园,更是那时自由的圣地。这一日似乎转瞬即逝,但却感觉与这位诗圣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感受着他的曾经,品味着他的生活,思索着他的心情,而这谈话似乎又跨越古今,仿佛那位诗圣此时正惬意的坐在我的身前,悠闲的饮着茶水,轻闭双目,感受着鸟鸣与花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总裁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火影之重生摆烂的我成了万人迷

祈风西来

替身后,大雍变天,真皇帝慌了!

哞哞数到三

十二魂肖之七人欲

无临

末世之破晓车队

葉不惑

账房先生li

仲夏满满

绿野仙村

鲤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