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六章 谁也不是笨蛋,大唐之暴君崛起,易痕,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四百零六章 谁也不是笨蛋
吴天迅灭掉夜郎国、邛国和靡国,天下哗然,吴天这种战略,稍有点头脑的人都看得出来,吴天已开始清理周边不和谐的国家,这是为争霸天下做准备。
田单也没有想到吴天灭国度如此快,在田单心里想来,曹秋道下战贴,吴天必不会对夜郎等三国出手,偏偏吴天趁这一时机灭掉了三国,太出人意料了。原本都叫嚣着曹秋道杀了吴天,此时,这种声音却消声匿迹了。
这这种态度说明吴天本本无惧曹秋道,也没把曹秋道的挑战放在眼里,吴天也不是个傻子,更不是个白痴。如果吴天是个白痴,那天下人更是白痴中的白痴。齐王看到吴天这般灭国度,整个人都惊呆了,一时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齐王把曹秋道和田单等人都召集到齐王宫中商议此事,只见齐王坐在王座上,开口道:“诸位爱卿,寡人召诸位前来,实因滇国灭国之事。诸位爱卿先前信誓旦旦地说吴天不会在这个时候贸然出手,可事实是吴天做了,诸位爱卿有何感想,不妨说出来议一议。”
齐王也察觉到天下形势的变化,极是担心滇国。虽然齐国没有与滇国接壤,但是秦国变法成功后,国力强盛,把东方六国压着打,就是齐国也遭受了巨大的压力。眼下秦国虽然元气大伤,无力东进,可西南地区却出现了一个不属于强盛时期的秦国,以楚国那战斗力,绝不是滇国的对手。
曹秋道听着齐王的话,脸色通红,瘆得慌,硬着头皮道:“大王,老夫一定会杀了吴天的,只有杀了吴天,才能给天下一个和平的环境,也才能让天下百姓少些伤亡。大王切莫忧心,老夫必杀此贼不可。”
田单接话道:“大王,臣认为曹先生此言甚是,当下之计,齐国唯有保持观望,且楚国也按兵不动,料想楚国现在也不想与吴天为敌,何况曹先生已向吴天下了战书,结果未出来前,齐国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况且楚国也没有动静,既然楚国都不担心滇国的狼子野心,我们齐国相隔如此之远,又有何焦虑的呢?”
田单嘴上这般说,实则忧心如焚。眼下形势越明朗起来,能争霸天下的国家,按照当下展的态势,只有三个国家有这个资格争霸天下。第一个国家便是滇国,第二个国家乃是魏国,第三个国家则是秦国,赵国如今已岌岌可危,韩国剩下的土地已然不多,几近灭国。
齐国和楚国,土地虽然辽阔,但是内部也是明争暗斗不休,无法统一起来,内斗是一个国家最难根治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亡国的征兆,楚国比齐国更加危险,黄歇、景阳、李家等三股势力都想独立建国,楚王册封李家公国地位,已把楚国固有平衡的贵族体系打破了,如果有独立公国的权力,谁愿自己头上有个人骑着呢?
齐王见丞相田单和剑圣曹秋道都如此说,显然现在出兵滇国不现实,而且滇国只与巴蜀和楚国接壤,并未与齐国接壤,齐国只能在争端外面干喊几嗓子,过过嘴‘瘾’而已。
诸位大臣见田单和曹秋道话语,纷纷附议,大家唯一的办法只能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曹秋道身上,曹秋道心中愤怒至极。吴天这是藐视他,根本没有把他当做同等级的人物,好像他就是一只家养的狗一样,得不到人家的尊重。
此时,项少龙和黑龙出使齐国,听着齐国大臣的议论,两人心中都露出了鄙视的神色,毕竟齐国这种态度,这是纵容滇国更加肆无忌惮,齐国必为现在的选择付出代价。
黑龙与项少龙互视一眼,纷纷瞧出对方的心思,黑龙立即站起来,来到大殿中央,躬身道:“大王,外臣认为此时才是严惩滇国的最佳时机,只要大王出联合诏书,料想所有的国家都会响应大王的。”
齐王听着黑龙的话,心中冷笑,暗道:“把寡人当傻子了,何况现在接壤的国家是秦国和楚国,既然你们都着急,寡人着急什么?”想到这里,不动声色道:“黑龙先生,此言差矣。滇国直接接壤的国家乃秦国和楚国,眼下楚国按兵不动,未曾有过表示,且齐国出头,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会说齐国干涉他国内政,岂不让人笑话。”
黑龙道:“齐王,来时,我家大王已言明,若是齐王振臂一呼,秦国必然附之,响应齐王的号召。此时,不单是秦国和楚国的事,也是七国之事。吴天小儿这是藐视秦齐两国国君,我们必须声援夜郎、邛、靡三国,唯有如此,才能让滇国知晓我们七国的态度。”
齐王现在已被滇国的战力吓得面如土色,绝不会招惹滇国。他虽然好名,也喜欢当带头大哥,但是这个时候,齐国的确不宜招惹滇国,毕竟齐国的兵器贸易需要滇国,而且滇国到现在为止也没有阻止两国贸易。
若是齐国带头,恐怕国内的贵族也不会同意,毕竟大家与滇国有着极大的利益关系。单是布帛、粮食和食言方面的贸易已占据了齐国一半的税收。要是真的与滇国断交,损失的是齐国,他不会让这样的事情生。
滇国一直对齐国进行大量的贸易往来,也没有因为曹秋道以个人的名誉挑战吴天而断绝两国邦交和贸易往来。何况滇国也没有对秦国出兵,两国只是屯兵边境而已。战争并没有生,至少五六年内,滇国不会在动任何战争,不如趁着这五六年的时间,积极积攒国力和财力,也好应对未来多变的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