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贸易护航新政策,海上通商保安全
百舸击长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贸易护航新政策,海上通商保安全,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百舸击长空,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孙儿的陈述,面色渐渐和缓。他了解雄英的性格,知道他不会莽撞行事,必有周全考虑。
\"准许继续推行互市贸易。\"朱元璋最终拍板,\"但须密切监控,若有不妥,立即调整。\"
朱允炆面色阴沉,却只能领命退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雄英亲自督导新式海船建造。这种被他命名为\"宝船\"的大型船只,吃水深、船身坚固,特别适合远洋航行。他还组建了专门的\"商护水师\",负责护送商船往返各国。
三个月后,首批互市贸易正式启动。来自西域、南洋的商船陆续抵达广州、泉州港口,带来了丰富的异域商品。互市馆内人头攒动,交易热烈。大量香料、珠宝、药材、象牙等珍品源源不断流入大明,而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也远销海外。
国库收入因关税而大增,沿海百姓因就业机会增多而生活改善,民众无不拍手称快。朱元璋亲自视察广州互市馆后,见识到了海外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对孙儿的远见更加赞赏。
\"雄英此举,不仅丰富了国库,更拓展了我大明的影响力。\"朱元璋在养心殿对几位心腹大臣说,\"海外诸国慕名而来,既是经济往来,亦是文化交流,可谓一举多得。\"
这番话很快传遍朝野,朱允炆派系大为不安。
\"殿下,太孙此番成功,声望大增,陛下对他的倚重也日益加深。\"心腹忧心忡忡地对朱允炆说,\"若再不采取行动,恐将大势已去。\"
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单纯的政治反对已无济于事,我们需要更加...激进的手段。\"
\"殿下指的是...?\"心腹小心翼翼地问。
\"听闻太子病情有所好转,但仍未痊愈。\"朱允炆意味深长地说,\"而太孙近日忙于互市事务,往返于广州、泉州之间...海路险恶,变数颇多啊。\"
心腹顿时明白了主子的意思,但仍有顾虑:\"此举风险过大,若有闪失...\"
\"无妨。\"朱允炆打断道,\"只需制造一些'意外',让太孙在朝中威望受损即可,不必做得太过。至于具体如何行事,你去联系那位'老朋友',他会明白该怎么做。\"
心腹领命而去,朱允炆独自立于窗前,望着远处繁忙的码头,眼中满是阴霾。
与此同时,东宫内,朱雄英正向前来探望的父亲朱标汇报互市贸易的最新进展。
\"父亲,首批互市贸易已经完成,成效超出预期。国库增收白银十万两,还收获了大量珍贵药材和香料。\"朱雄英兴奋地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借此机会了解到了更多外部世界的情况,为日后进一步拓展海外联系奠定了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