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寿宴惊变,储位尘埃落定
百舸击长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7章 寿宴惊变,储位尘埃落定,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百舸击长空,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雄英闻言,脸色骤变:\"好大的胆子!\"他立即召来刘基和傅友德,简要说明情况后,匆匆前往乾清宫,求见朱元璋。
深夜,朱元璋听完朱雄英的汇报,怒不可遏:\"朕养虎为患!这些孽障,竟敢图谋不轨!\"
朱雄英冷静道:\"祖父息怒。既然我们已掌握他们的计划,不如将计就计,一网打尽。\"
朱元璋目光如炬:\"你有何良策?\"
\"表面上一切如常,暗中加强布防。\"朱雄英沉声道,\"锦衣卫和神机营精锐可秘密部署在宫中各处。等他们行动时,我们立即发难,将其一举擒获。\"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好计策!就依你所言。不过,朱棣那边还需进一步试探,确定他的真实立场。\"
朱雄英点头应是,心中却有隐忧。燕王朱棣为人深沉,难以捉摸,若真与朱允炆联手,局势将更加复杂。
第二天,朱元璋召见燕王朱棣,单独谈话。朱棣表现得异常恭顺,对朱元璋的每一句话都毕恭毕敬,没有半点不满。
\"父皇,儿臣镇守北疆多年,深知边防之艰辛。此次回京,除了祝贺父皇大寿,也是想亲眼见证父皇缔造的太平盛世。\"朱棣真诚地说。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朕年事已高,朝政大事已交由雄英处理。你觉得此子如何?\"
朱棣略一思索,谨慎回答:\"太孙聪明睿智,施政有方,确是难得的人才。\"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朱棣告退后,心中波澜起伏,对局势走向举棋不定。他原本与朱允炆有所联系,但见识了朱雄英的改革成果和军事建设后,又开始重新权衡利弊。
重阳佳节,朱元璋七十大寿之日终于到来。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照耀着紫禁城中飘扬的红色彩旗和高悬的宫灯。街巷之中,万民同庆,爆竹声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然而,在这表面的欢乐下,暗流汹涌。
朱雄英早早起身,穿戴整齐后,召集心腹商议最后的部署。
\"今日是关键之日,各部可准备就绪?\"朱雄英神色凝重地问。
刘基点头:\"回禀殿下,锦衣卫已秘密部署在宫中各要害位置,尤其是寿宴大殿周围,布下了重兵把守。\"
\"神机营精锐也已分散埋伏,一旦有变,可立即应对。\"傅友德补充道,\"同时,我已安排亲信将城中主要街道和城门控制住,以防外援入城。\"
朱雄英满意地点头:\"很好。今日之事,事关重大,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
此时,皇宫另一处,朱允炆也在与齐泰、黄子澄密谋。
\"今日是最好的机会,务必一举成功。\"齐泰低声道,\"我们的人已埋伏在宫中各处,一旦时机成熟,即可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