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3章 猛攻大都,穿越时空征战沙场,伊水寒,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羽率大军逼近大都,并未急于攻城。营帐内,高羽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于延益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大都城墙坚固,强攻损耗巨大。可先断其外援,困其城内,待其军心涣散、粮草匮乏之际,再行攻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高羽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于延益接着道:“派精锐骑兵切断要道,阻其援军与突围之路。我军主力则围城扎营,营造长期围困之势,同时搭建攻城器械,震慑敌军。此外,多派斥候探查城内虚实,掌握敌军动态,以便寻找破绽,一击制胜。” 高羽听后,拍案叫好,当即决定依计行事。
首先,他派窦宪率领一支精锐骑兵,这支骑兵皆是从军中挑选出的骑术精湛、作战勇猛之士,他们胯下的战马也是精挑细选的良驹。窦宪领命后,迅速行动,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疾驰而去。他们绕过敌军的耳目,悄悄地将大都与外界相连的要道牢牢控制。无论是北方可能前来救援的草原骑兵,还是南方试图突围的城内敌军,都被窦宪的骑兵部队死死拦住,使得大都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城。
接着,高羽指挥大夏军主力在大都城外扎营。士兵们迅速行动,分工明确。一部分士兵负责挖掘深壕,他们手持锄头,奋力挖掘,泥土飞扬,一条又一条深壕逐渐成型;另一部分士兵则搬运巨石、木材,修筑起坚固的壁垒。壁垒上,旗帜飘扬,彰显着大夏军的威严。同时,他们还在营地周围设置拒马、鹿角等防御工事,这些尖锐的障碍物如同钢铁巨兽的利齿,随时准备给敢于来犯的敌军致命一击。而在营地的空地上,工匠们正忙碌地搭建攻城器械,如云梯、冲车、投石车等。巨大的云梯高耸入云,冲车的车头包裹着厚重的铁皮,投石车的木臂粗壮有力,仿佛在向大都城宣告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大夏军摆出一副长期围困、随时攻城的架势,给城内完颜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高羽还派出多路斥候,如繁星般散布在大都城周围,密切监视城内完颜军的一举一动。这些斥候如同敏锐的猎鹰,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他们详细掌握了完颜军的兵力部署,知晓哪段城墙防守最为严密,哪处城门敌军巡逻最为频繁;摸清了城内的粮草储备情况,了解到完颜军还能支撑多久;甚至连敌军换防的规律都了如指掌。这一切,都为攻城做好了充分准备。
面对大夏军的重重包围,施罗叠深知局势危急,但仍企图负隅顽抗。他在城内积极组织防御,如一只困兽般做着最后的挣扎。他登上城墙,望着城外如蝼蚁般密密麻麻的大夏军,心中涌起一阵寒意,但他强装镇定,大声鼓舞着士气:“将士们,大都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只要我们坚守,他们奈何不了我们!” 然而,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城墙上回荡,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施罗叠加强了城墙上的兵力部署,将精锐部队集中在城门和关键地段。每隔一段距离,便增设岗哨,士兵们手持长枪,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巡逻的队伍穿梭于城墙之上,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还命令士兵将大量的箭矢、石块、檑木等防御物资搬运到城墙上,堆积如山。这些物资,是他妄图抵御大夏军进攻的依仗。
为了增加守城的力量,施罗叠试图组织城内百姓参与防御。他颁布命令,要求青壮年男子协助士兵守城,妇女儿童则负责搬运物资、照顾伤员。然而,此时的元朝统治已不得人心,百姓们对战争充满恐惧,对施罗叠的命令阳奉阴违,消极应对。青壮年男子们虽然被强行征召,但大多心怀不满,敷衍了事;妇女儿童们也只是在士兵的催促下,勉强搬运一些物资,毫无积极性可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