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抄底英伦公共业务
大千故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2章 抄底英伦公共业务,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大千故里,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启明没想到自己声东击西,老丈人霍华德公爵打辅助,铁娘子居然就主动将大东电报局送到他嘴边。
英伦政府同意出售大东电报局,这意味着最大的政府障碍,已经可以排除。
接下来具体的收购价格,这需要不少时间谈判。
张启明没有亲自去谈判的意思
他从智囊团和环宇通讯当中,挑选了一批精英组团去和大东电报局谈判。
自己则是清闲下来,跑去为丽莎母子置办产业。
为此,张启明从自己私人金库中,拿出100亿英镑,向丽莎成立的金星资本注资。
注资完成之后,张氏家族获得金星资本51%股份,丽莎个人持股49%。
随后,张启明又在金星资本之下,成立了一家金星公共公司。
以这家公司名义,开始在英伦疯狂并购水、电、气相关业务。
张启明就是要计划走后世李超人的路线,大力投资英伦公共产业。
英伦从80年代初,就开始疯狂的进行私有化改革。
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商。
就是水电气这些天然具有垄断的公共业务,也都拿出来私有化。
英伦水务原本由10个区域水务局,统一管理,属于国有化体系,目标是提供低价公共服务。
可长期的低价,也导致亏损严重。
英伦政府在去年将10个区域水务局,拆分为10家私营公司,每家负责特定区域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形成区域垄断。
私有化后,这10家公司控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全部水务市场。
刚私有化的第1年,这些水务公司为了获取高利润,英伦的自来水价格,当年就直接上涨了一倍。
不过,张启明这一倍的价格不过是刚刚开始。
李超人后世在英伦的投资操作,国内的自媒体没少报道,也因此对英伦的水电气变化,张启明也有所了解。
在他的记忆中,水务公司私有化之后,5年之内自来水价格涨了整整7倍。
既然知道要涨,加上铁娘子的允许,张启明直接以超出市场价50%的价格,耗资10亿英镑,将泰晤士水务公司收购。
这家水务公司业务覆盖伦敦及周边,在十家水务公司中,排在第一梯队。
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燃气行业。
英伦的燃气行业,是垂直一体化垄断,和香江中华煤气公司很像。
整个英伦只有一家天然气公司bG公司,1972年成立,集勘探、生产、输配、销售于一体,垄断全国燃气管网和供应。
bG通过长期合同控制北海天然气资源,独家向终端用户供气,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100%。
1986年开始改国企私有化上市,改用职业经理人经营。
公司业务依然没有拆分,仍保持垂直一体化结构。
仅允许年用气量超过100吨大用户直接购气,中小用户仍由bG垄断。
其垄断地位依然不可撼动,是指超过200亿英镑。
张启明以20亿英镑收购其20%股份,金星公共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
随后,张启明又开始对英伦电力业务下手。
20亿英镑收购英伦电力网络公司,这家公司电力覆盖范围,涉及伦敦及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占英伦电力分销市场的25%。
张启明收购的这些业务,不是乱收购。
这些业务大部分都是根据记忆中,李超人投资路线布局。
李超人喜欢投资这些公共行业,就是看中其稳定的收益和庞大的现金流。
电力、燃气、水务属于民生必需品,需求刚性,受经济周期影响小。
年均利润也就7%~9%之间,回报率不是最高,却是最适合家族传承。
一番操作下来,耗费了张启明一个月时间,金星公共公司总计投资50亿英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